2018年11月9日,由中華醫學會核醫學分會技術指導,中華醫學會核醫學分會護理工作委員會主辦,重慶市醫學會核醫學專委會/醫師協會核醫學分會、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承辦的第二屆全國核醫學護理學術交流大會在美麗的山城重慶圓滿召開,來自全國多個省市的200余名核醫學工作人員參會并享受了這場學術盛宴。
早上8點,大會開幕,重慶市醫學會核醫學專委會龐華主委主持并介紹了參會的各位嘉賓:中華醫學會核醫學分會前任主任委員李亞明,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肖明朝,重慶市學術技術帶頭人全國核醫學老專家重慶醫科大學教授李少林,中華醫學會核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王輝,中國醫師協會核醫學醫師分會副會長吳華,中國醫學影像技術研究會核醫學分會侯任主委譚建,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護理部主任趙慶華,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護理部主任王愛平,湖南省核醫學專業委員會候任主委莫逸,中華醫學會核醫學分會全國委員張青,中華醫學會核醫學分會護理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張凱秀,中華醫學會核醫學分會護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馬婷,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核醫學科主任敬興果。
龐華主委感謝了參會代表對本次大會的信任,并表示此次大會是重慶核醫學護理人員向全國學習的契機。之后肖明朝院長致辭,他表示本次大會大腕多,對各位嘉賓的到來表示了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并闡述了核醫學及護理工作的重要性,預祝大會圓滿成功。之后李亞明主委致辭,他感謝了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對大會的付出,表示護理工作是核醫學工作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中國核醫學護理水平不斷提高,并開始在國際上發揮越來越多的作用。
08:30,首屆全國核醫學護理技能競賽頒獎儀式開始,榮獲優秀獎的代表隊有:北京、四川、貴州、浙江、廣東、內蒙古自治區、遼寧代表隊,頒獎嘉賓為張凱秀、馬婷副主委;榮獲三等獎的代表隊有廣西、山西、安徽、湖南代表隊,頒獎嘉賓為龐華、敬興果、莫逸、張青教授;榮獲二等獎的代表隊有福建、江蘇、湖北代表隊,頒獎嘉賓為趙慶華、王愛平、譚建教授;榮獲一等獎的代表隊有河南、上海代表隊,頒獎嘉賓為李亞明主委、肖明朝院長;獲得最佳團隊合作獎的是江蘇代表隊,最佳情景設計獎是上海代表隊,最佳操作能手獎是河南隊的陳戰磊,最美護士獎是上海代表隊的崔宇航,頒獎嘉賓為李少林教授、李亞明主委、肖明朝院長。
09:10,主題報告開始,趙慶華、王愛平、王輝、張青、張凱秀分別以“對品質護理的理解、護理科研選題的思路及方法、核醫學新進展、放射性粒子組織間近距離治療腫瘤的護理、護理與輻射實踐安全”為題為大家做了專題講座。專題報告由李亞明、馬婷、賈啟英主持。趙慶華主任評價本次大會有“三新、三好”,并分別就護理品質的提升、行業發展變化、關注患者體驗、質量評價新視角、醫院管理新思考、新時代醫療服務模式變化等方面做了高層次、高視角的闡述。王愛平指出護理學科迎來新機遇、新挑戰,護士研究者角色更加凸顯,并在選題的注意事項、如何查閱文獻、研究問題的確定等方面給大家提出了很好的建議。王輝就分子影像新進展、核醫學影像設備進展、放射性藥物進展給大家做了全方位的介紹,還就PMSA 分子顯像、Tau蛋白定量等的研究進展給大家展示了精彩的圖片,同時指出診療一體化的精準診斷和高效治療是現代醫學的研究熱點。張青就粒子植入的3年前概況、現在的狀況、相關規章制度、工作流程、具體操作要點及如何正確適度的放射性防護給大家做了詳細而深入的介紹。張凱秀就核醫學護理工作職責、管理工作、機遇和挑戰、質控框架管理職責、輻射實踐安全管理等給大家做了精彩闡述,并指出核醫學護士要用于擔當、了解患者需求。
之后,楊素云、王秀萍、賈啟英、秦春元、林曉蕓、畢靜分別以“應用品管圈質量工具降低分化型甲狀腺癌患者掃描污染率、基于奧馬哈系統的個案管理模式在131I治療分化型甲狀腺癌患者術后患者中的應用研究、多功能全身骨掃描預約回執單的設計及應用、預見性護理模式在131I治療DTC患者中的應用、淺談淚道動態顯像的護理體會、同型號不同類型靜脈留置針在PET-CT檢查中殘留輻射劑量的比較”為題做了論文交流。
本次大會內容精彩紛呈,現場熱情有序,本次大會帶來的不僅僅是技能和專業的提升,更點燃了核醫學護理工作者學習和進步的熱情,也加強了全國核醫學護理人員的凝聚力和自豪感,本次會議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