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政府正在就是否宣布美國永遠不會是第一個在沖突中使用核武器的國家進行閉門辯論——這種武器的“唯一目的”是威懾和報復另一個國家的核攻擊。
對大多數人來說,這個消息似乎令人困惑:美國的政策不是已經有了——如果敵人對我們進行核攻擊,我們就對敵人進行核攻擊嗎?事實上,這不是美國的政策。我們的戰爭計劃和我們與主要盟友的關系長期以來一直以承諾和預演的可能性為前提,即我們將首先使用核武器——不是在突然襲擊中,而是為了回應對盟友的常規侵略或大規模不訴諸核武器就無法阻止的化學、生物或網絡攻擊。
奧巴馬在他擔任總統的第一年就準備宣布這樣的政策,但他被勸阻不要這樣做。拜登最終也很可能會被勸阻。美國的最終安全承諾——我們將對主要盟友的非核攻擊作為對我們自己家園的攻擊做出回應,必要時使用核武器——仍然是美國外交政策的核心。它被稱為“延伸威懾”或“核保護傘”,沒有任何總統收回延伸或折疊保護傘。
在擔任總統的頭幾個月,奧巴馬領導了對核政策的審查,包括“不首先使用”的問題。在國家安全委員會會議上,他表示懷疑任何美國總統都會首先使用核武器。使用和不使用之間的界限清晰而大膽;越過那條線的禁忌非常強烈;此外,美國的常規防御現在已經足夠強大,以至于不需要核武器來阻止或擊退常規入侵。
然而,在這些內部辯論中,國防部長羅伯特·蓋茨提出了三點意見。首先,政策的轉變會使我們的盟友感到害怕和疏遠,使他們懷疑我們廣泛的安全承諾,并可能迫使他們建立自己的核武庫,這可能會引發新的地區核軍備競賽。其次,美國可能有一天會面臨大規模的生物攻擊;我們很久以前就停止制造生物武器,因此核反應可能是合適的。無論如何,說我們不會用核武器回應可能會誘使對手使用或威脅使用生物武器。
蓋茨的論點并沒有阻止奧巴馬相信沒有總統會真正首先使用核武器,或者核武器的“唯一目的”是威懾和應對核攻擊。但這些論點確實說服了他不要將這種信念宣布為美國的官方政策。
然而,奧巴馬不希望任何人——公民、官員、盟友或對手——相信美國將核武器視為對廣泛威脅的合法回應。一方面,他非常擔心核擴散,并認為如果美國宣布核武器是合法武器,其他國家——目前避免核化——可能會冒險一試。于是他制定了一個折衷方案:他的核態勢評估2010 年 4 月發表的聲明宣稱核武器的“根本目的”(the fundamental purpose) 是威懾和報復核攻擊。(“根本”似乎比“主要”更堅定,但比“唯一”更靈活。)該文件還表示,美國不會首先對 a) 不擁有核武器和 b) 遵守了《核不擴散條約》的國家使用核武器。這個想法是,這樣的承諾可能會阻止一些國家發展核武器——但會讓首先使用核武器作為對抗擁有核武器的對手(俄羅斯、中國,以及當時可能是朝鮮或伊朗)的一種選擇。
美專家弗雷德·卡普蘭的猜測是,拜登的助手目前正在辯論和起草他自己的核態勢評估報告,最終會達成類似的妥協。首先,他出席了奧巴馬的國家安全委員會辯論;他看到了它是如何演變的以及它是如何解決的。其次,他已經開始暗示一個中間立場。
即使在 2020 年總統競選期間,候選人拜登的網站也重申了他對“唯一目的”的支持,但補充說,“作為總統,他將與我們的盟友和軍隊協商,將這一信念付諸實踐。”寫那段話的人知道——拜登當然也知道——“我們的盟友和軍隊”不會同意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