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微子作為物質世界組成的基本粒子之一,在粒子物理和宇宙學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別對理解物質起源、宇宙演化、暗物質結構等一系列物理學基本問題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當前物理學基礎研究的一大熱點。通過對中微子基本性質的研究,有助于我們在天體物理、粒子物理等學科的一些開放性問題上取得突破性進展。針對中微子相互作用微弱、難以被探測的技術難點,“白澤”號內置了一套復合型高靈敏度光電探測器,采用自容式供電與存儲的工作模式,通過小型化和低功耗架構設計,方便搭載于小型潛標進行深潛與長期觀測工作。
本次深海中微子探測試驗得到279,774條次觀測數據,實現了深海環(huán)境中多個方向瞬態(tài)光輻射信息的有效記錄,包含了由高能宇宙中微子在水中激發(fā)的契倫科夫輻射信息,以及進入視場范圍內的生物發(fā)光信息。本次探測是深海中微子望遠三步走計劃中的第一步,實現了深海發(fā)光環(huán)境的數據收集和探測儀器設計的初步驗證。下一步,海洋觀測與探測聯合實驗室(西安光機所部分)將圍繞所獲數據進行深入分析,驗證多向微光同步監(jiān)測的可行性,形成契倫科夫輻射光和生物發(fā)光的有效判別機制,為后續(xù)深海中微子望遠鏡科學裝置的建設提供有力的研究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