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中國核醫學資深專家研討會》于2019年5月6日在浙江省嘉興市晶暉酒店舉行。會議由陳盛祖教授主持,馬寄曉教授首先致辭。馬老首先介紹了本次會議的籌備經過,感謝為此次會議的順利召開提供幫助的趙雁鴻董事長及瑞派公司。本次會議參會專家20多人,屈婉瑩教授、史蓉芳教授、葉廣春院長、王蒨教授等5位專家是第一次與會。一些相關專業的專家也來到嘉興參加會議,為核醫學與其他學科的交流增加了色彩。美國南加州大學核醫學科資深專家Kailee教授曾多次來華參加核醫學會議和交流,這次他又不遠萬里自費從美國來到嘉興,就是為了與老朋友再次相聚,分享核醫學的最新信息,這也是每一位與會者的愿望。會議發起人之一劉秀杰教授因身體原因不能前來嘉興與大家相聚,馬老轉達了他對大家的問候和對會議順利召開的祝賀。
會議邀請了6位資深專家做了精彩報告。
Kailee教授做了“暴露在低劑量輻射會使你更健康嗎?”的學術報告,這是目前國內外核醫學和核科技界十分關注的問題。在美國有很多專家對目前的輻射安全管理法規提出質疑,要求政府適當放松管理。政府為此舉辦了聽證會,Kailee教授應邀出席了在洛杉磯舉行的聽證會,并發表了演講。Kailee教授介紹了目前有關輻射安全管理的理論有四種模式,即Linear nothreshold(LNT,線性無閾值)、Supra-linear(超線性)、Linear quadratic(線性二次方)和Hormesis(刺激作用)。歸結起來就是兩種觀念的爭論,即任何劑量的輻射都是有害的(LNT)和低劑量輻射有益健康(Hormesis)。Kailee教授介紹了最近十多年來有關Hormesis理論的各種例證,包括幾萬名核電工業工人,居住在南美高原的居民,居住在臺灣輻射屋內的幾萬名居民的癌癥發病率均低于對照人群。但Kailee教授認為,輻射安全法規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面非常廣,也非常復雜,而專家和學術界意見并不統一,難以取得共識。社會和一般群體對現有法規已經能夠普遍接受,如果此時搞個放松的法規,可能會引起更多認識混亂,會誤認為政府和商界相互利用而使廣大人群遭受更多的輻射風險。因此Kailee教授認為,對現有輻射安全法規暫不宜做大的改動。
邢家騮教授是核醫學的老前輩。他介紹了“經I-131治療后出現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的處理。”他從甲減的分類、治療方法、治療時機、服用甲狀腺素的時間(早或晚)、影響L-T4吸收的因素、妊娠期婦女合并甲減的處理及有復發危險病人的處理等方面進行了講解和論證。他引證了大量文獻,國內外研究機構的成果和他個人多年來累積的臨床病例資料,內容豐富精彩、論點清晰,論據可信。
王洪復教授針對與會者都是老年人,為大家作了“維生素D生理調節功能與老年缺乏狀態的糾正”的報告。他首先介紹了維生素D的生理作用,指出其對人體健康質量至關重要。對于老年人如何利用維生素D,市場供應的各種維生素D制品的質量情況,維生素D的服用方法和劑量等進行了詳細的說明。老年人適當選用維生素D對肌肉和骨骼的保護,防止老年人骨分化不良有重要作用。
上海中山醫院核醫學科陳曙光工程師受石洪成主任委托,在會上介紹了本科室“新技術引進和驗證”的概況。目前該科室建筑面積有6000平米,分4個功能區,有大型核醫學儀器15臺,其中雙功能設備9臺,年PET工作量15000例,單光子20000例。最近全球首臺uEXPLORER PET-CT落戶中山醫院,對科研和臨床都有著極為重大的意義,真正實現了醫療設備在世界范圍的領跑。該設備具備一系列性能優勢,如掃描時間大幅縮短,高質量成像判斷腫瘤情況,實時展示全身動態顯像等。
潘中允教授先用一組珍貴的老照片回顧了與Kailee教授等華裔美國核醫學專家的友誼。然后重點介紹了由黃鋼院長于2017年12月發起,并請張永學教授具體承辦的“中國核醫學博覽館”的籌辦過程和進展。潘教授從一開始就非常關注并積極提出建議,希望能成功舉辦。他明確提出,該項目的實施需要中華醫學會核醫學分會、各省分會和更多的核醫學工作者,包括核醫學老專家的參與和支持。
最后馬寄曉教授做了“腫瘤診療一體化——核醫學與分子影像”的精彩報告。馬寄曉教授指出,核醫學在診療一體化中有重要作用,放射性靶向藥物就與難診、難治的癌癥密切相關。核醫學科常用的I-131就是這一類藥物的典范。馬老用大量文獻資料和圖片向我們展示了核醫學靶向診斷和治療藥物的最新進展。PMSA對前列腺癌的表達達到95%,對其他腫瘤也有作用。Ga-68-DOTATATE、Lu-177-DOTA-EB-TATE、SSTR2等用于對肝癌、多發骨髓瘤、黑色素瘤等的診斷和治療,Lu-177-pentixather多肽治療多發性骨髓瘤,Bi-213-DOTA-substanceP 治療惡性膠質瘤等,均取得令人十分滿意的臨床效果。馬老也介紹了放射性銅應用前景和在阿茨海默病的體內分布和缺失值的研究現狀。馬老最后強調;核醫學診斷得力于具有特異性的放射性藥物和精良的儀器,但僅僅完成診斷不是核醫學的最終目的,必須介入疑難病例的治療,這仍然要依仗特異的放射性藥物。
會議安排了一個小時進行討論和自由發言。十多名與會專家積極參與互動,發表了很多中肯的、發自肺腑的感想和意見。老專家對于能有這樣的機會見到老朋友并聽到那樣多的精彩報告感到非常激動和感謝,受益匪淺。對于中國核醫學博覽館的建設老專家們均表示了積極支持和肯定,對黃鋼院長和張永學教授已經為此付出的努力表示感謝,并結合自己的經歷和科室發展提出很多具體的建議,大家理應有力出力,有文獻、資料和實物應無償貢獻。與會者建議中華醫學會核醫學分會應積極參與,動員全體核醫學工作者做好這件具有重要意義的工作。反映的核醫學歷史應盡可能全面和真實,收集的物品能讓大家視覺地看到我們所走過的艱難和十分有價值的歷程,將博覽館辦成中國核醫學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工程。
核醫學資深老專家研討會已經舉辦5屆。與會老專家特別對劉秀杰教授表示問候和敬意。對馬寄曉教授為會議的籌備和召開所付出的努力表示感謝和致敬。對會議的順利召開作出精細安排的瑞派公司領導和工作人員表示由衷的感謝。另外,與會者還特別對馬寄曉教授和梁昌華教授對“核醫學名老專家在線”微信群的貢獻表示由衷的感謝。大家都希望這樣的研討會能繼續舉行,并進一步得到相關學會的支持。大家期盼明年有更多的老朋友再相聚。
會議期間與會老專家在趙雁鴻董事長陪同下饒有興趣的參觀了瑞派嘉興培訓基地。趙雁鴻董事長對老專家們來到瑞派公司參觀表示熱烈的歡迎,并向大家介紹了瑞派公司在核醫學這片沃土上辛勤耕耘和成長的過程,介紹了瑞派公司以專業贏得用戶、以高效服務用戶、以真誠感動用戶的為核醫學發展服務的理念。
會議前一天下午,由94歲高齡的馬老帶隊,一批年齡七、八十歲的老人步行約6.5公里前往南湖參觀中國共產黨的發源地之一“南湖紅船”。
與會老專家表示,在忙忙碌碌一輩子,為中國核醫學發展做出了自己貢獻后,目前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安排好晚年生活,盡享天倫之樂。也衷心的祝愿全國核醫學界的老專家、老職工們健康長壽、享受生活、安度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