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9日至22日,由中華醫學會、中華醫學會核醫學分會主辦,云南省醫學會核醫學分會及昆明醫科大學相關附屬醫院共同承辦的中華醫學會核醫學分會2019年全國學術年會在美麗的春城昆明成功召開。
本次大會邀請了湯釗猷、徐建國、鄧建軍三位院士出席,并吸引了來自全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1500余名代表參加。20日上午,核醫學分會全體青年委員組成的合唱團,用一曲熱情高昂的《中國核醫學會會歌》拉開了此次學術年會的序幕,然后,核醫學分會全國委員和顧問委員會委員用一曲激情澎湃的《我和我的祖國》為祖國70年華誕祝福。
開幕式上,中華醫學會核醫學分會主任委員、山西醫科大學校長李思進發表了熱情洋溢的開幕致辭,對蒞臨會議的各位領導、院士、嘉賓和核醫學同道表示衷心感謝!他介紹了我國核醫學的發展歷程,高度評價了我國核醫學工作者在推動醫學事業發展、促進“健康中國”建設中所做出的貢獻,展望了我國核醫學未來美好的前景。中華醫學會紀委書記顧法明、云南省政協常務副主席楊嘉武,昆明醫科大學校長李松及相關附屬醫院領導分別致辭和講話,對此次核醫學年會的成功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并希望核醫學在“健康中國”的事業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來自云南省醫學會、中華醫學會核醫學分會、中國醫師協會核醫學醫師分會、中國核學會核醫學分會、中國醫學影像技術研究會、中國醫學裝備技術學會等多個重要學術團體的相關領導出席了此次大會開幕式。
此次年會在學術會議安排進行了創新,組織進行了為期一天的院士、國內外著名學者的主旨報告,中華醫學會核醫學分會主任委員、山西醫科大學校長李思進教授做了“中國核醫學面臨的新機遇和新挑戰”的主旨演講,他指出本次會議正值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核醫學在新中國發展大潮中不斷發展壯大,報告著重分析了中國核醫學現在面臨的新機遇和新挑戰,為我國核醫學學科建設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科學依據。湯釗猷院士、徐建國院士、鄧建軍院士分別做了“戰略思維+精細實踐,超越的關鍵”、“未來二十年我國最可預防和最重要的疾病和健康問題”和“弘揚兩彈精神,促進核醫療裝備自助發展”的主旨演講,院士們的報告高屋建瓴,為核醫學工作者未來工作中如何發揮自身學科優勢,更好地為人民健康服務指明了方向。此外,滕衛平教授、Prof.Richard Baum、田捷教授、徐亞偉教授、郁金泰教授也做了精彩的主旨演講,他們分別從甲狀腺癌與碘攝入量、核素治療、影像組學和人工智能、心血管疾病與核醫學、神經疾病與核醫學等多學科、多維度闡述了臨床、影像及核醫學的新需求、新思維。三位院士、李思進主委和5位國內外著名學者的精彩報告多次獲得了全場的熱烈掌聲和核醫學同仁們的高度評價。
本次會議共收到投稿1782篇,創歷屆新高,參展企業和公司41家,為歷屆最多。大會設9個分會場、2個繼續教育專場、1個體外學組演講比賽、多個衛星會議、新技術展示等。大會共安排了46個專題報告、132個口頭論文交流、499個電子壁報展示,內容涉及心臟核醫學、腫瘤核醫學、神經核醫學、治療核醫學、放射性藥物制備與轉化、核醫學技術與護理、體外分析、臨床診療理念和技術、相關分子影像設備及軟硬件的研發和應用等多個領域,全面展示了核醫學在相關領域的新成果、新理念和新進展。
會議期間,召開了核醫學分會全體中國共產黨黨員大會,組織全體黨員參加了黨課和知識競賽。在李思進主委帶領下全體青年委員走進昆明醫科大學,舉行了“青委走進高校”系列學術活動,昆明醫科大學300余名師生參與活動,通過講座和座談使醫學生更好地了解核醫學、熱愛核醫學,希望更多的優秀醫學人才加入到我國核醫學的發展和建設中。本次會議還召開了本屆委員會第七次常委會,醫保工作會議和相關指南、專家共識工作會議。表彰了一批優秀的核醫學工作者和學會先進集體。陳盛祖教授、陳紹亮教授、葉廣春教授、張永學教授榮獲卓越貢獻獎,鄧智勇教授、韓星敏教授、徐浩教授獲突出貢獻獎,康飛、康磊獲希望之星獎,黃青清、林端瑜獲最佳服務獎,李洪生教授獲年度特別獎。
閉幕式上,舉行了體外分析“示范基地“的授牌儀式,黃鋼教授以“核醫學應成為智能分子影像先行者”為題做了精彩的大會總結,他從會議投稿、參會人員、會議組織、學術亮點等多方面總結了此次年會,高度評價了此次年會對我國核醫學發展的學術引領作用,他還對會議的承辦方云南省醫學會核醫學分會、昆明醫科大學相關附屬醫院表示衷心感謝!感謝他們為本次會議的成功召開所給予的周到服務。
此次大會,聚焦“健康中國”,內容豐富、緊跟前沿和臨床需求,無論主旨報告會場還是分會場、繼教會場、衛星會處處座無虛席,學術報告精彩紛呈,參會人員參與度高、討論熱烈,充分展示了我國核醫學事業朝氣蓬勃、興旺發達!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讓我們同慶祖國70華誕,同享偉大榮光,同鑄復興偉業,為我國核醫學事業更美好的明天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