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十三屆亞洲大洋洲核醫學和生物學聯盟大會在上海舉行,亞大地區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00余名海內外核醫學工作者參會,盛會將極大推動中國核醫學高質量的提升并快速與接軌國際。
本屆大會以“Good Morning !Asia Oceania!2016年上海宣言的傳承”為主題,為亞洲大洋洲各地區的核醫學人員提供了學術交流的平臺。第二十屆中國心血管核醫學學術會議暨2019年中國核學會核醫學分會年會、第九第十屆《中華核醫學與分子影像雜志》編委會全體會議和第四屆中國核醫學質量控制論壇暨第八期中國《核醫學質量控制和持續改進學習班》同期也在這里舉行,且有多個核醫學相關企業共同參與。新成果、新技術、新觀點在這里交流,不同的文化在這里碰撞,這對亞洲大洋洲乃至世界核醫學的團結和發展有著積極的意義。
作為主辦方之一的上海健康醫學院,其黃鋼校長,擔任亞洲大洋洲核醫學和生物學聯盟候任主席,也是亞大核醫學院院長,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中國核醫學近年來發展迅速,核醫學今后的發展離不開核醫學專業人才的培養,上海健康醫學院是上海唯一一所培養影像技師本科及本科以上的學校,未來也希望在高層次的影像技師培養過程中有所作為,直接推動影像技術和整個核醫學的發展。
中華醫學會核醫學分會主任委員李思進教授接受媒體采訪時介紹:“核醫學是腫瘤診斷、分期、療效監測等重要的手段。但與國際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核醫學發展還有很大空間,作為核醫學工作者一定不辱使命,為中國的健康事業多做貢獻。
亞大核醫學院秘書長裴元虎博士表示,亞大核醫學學術交流是一個多樣化學術交流平臺,通過此平臺,促進亞洲地區的核醫學發展的同時,讓核醫學的最新成果更快應用于臨床,讓核醫學更好地為百姓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