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核磁共振需要復雜的量子物理知識,這里進行一個深入淺出的介紹。
在MRI(磁共振成像)中,磁場和無線電波脈沖相結合,從身體的氫原子中獲得獨特的醫學反應。因為人體主要由水組成,這意味著體內的大量原子是氫原子。氫原子的核磁性對MRI的主磁場以及它發出的無線電波做出反應 。
在每個氫原子的原子核中,都有一個帶正電的質子圍繞一個軸旋轉。這種旋轉會產生自己的微小磁場,使質子擁有自己的北極和南極。
在正常情況下,這些氫質子的旋轉軸取向很隨機。有電流的地方就會存在著磁場。因此,單個氫質子類似于一個通電線圈,可以看成是一個小磁體。正常情況下,氫質子的自旋是雜亂無章的,處于無序排列,其宏觀磁矩為零。
MRI掃描儀本質上是一塊巨大的超導磁鐵,激活磁場,氫質子的軸會與更強大的磁場重新對齊。其中大約一半面向磁場方向,大約另一半面向相反方向。在低能級(質子的南極面向磁場的北)中排列的原子多一些。那些少數“剩余”質子是MRI 掃描儀將使用的質子。
每個被檢查者都有一個射頻線圈,靠近被掃描的身體部位。該線圈是一種無線電收發器,可以通過射頻(RF)波與氫原子進行通信。這些波的頻率與常見FM電臺的頻率接近。技術人員使用該線圈向被檢查的身體部位發送射頻脈沖。脈沖經過精確定時以實現氫質子的共振。
質子吸收脈沖能量,導致它們在軸上翻轉——仍然與磁場一致。當射頻脈沖停止時,質子釋放吸收的能量,返回到它們之前的排列,并在此過程中將信號發射回線圈。信號變成電流,掃描儀將其數字化。一個區域中的水含量越低,向射頻線圈發射信號的氫質子就越少。不同的信號強度會轉化為不同的灰色陰影,放射科醫生將其識別為不同類型的骨骼和組織。
副作用
MRI掃描不同于CT掃描和X射線,因為它不使用潛在有害的電離輻射?;颊咴贛RI掃描中出現副作用的情況極為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