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技術VS細菌感染 滅蚊該點哪個選項?
2021-08-28 13:27
來源:央廣網
核技術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超鏈接》報道,夏秋季是蚊媒病的高發期,在這個季節,人們不僅要忍受高溫的侵襲,還會對蚊蟲的叮咬不勝其煩。目前,有兩種滅蚊方法較受關注:一種是核技術滅蚊。它使用射線輻照破壞雄蚊的生育能力,與雌蚊交尾后,使雌蚊無法孕育子代。另一種是釋放帶有沃爾巴克氏體細菌的雄蚊,讓這些雄蚊與野生雌蚊交配,使野生的雌蚊“絕育”。兩種方法都屬于以蚊治蚊。
兩種技術具體如何操作的?效果怎樣?可以進行滅蚊技術的全國推廣嗎?
大炮打蚊子?不,都是精細活!
核技術滅蚊大致分為兩個步驟,一是分離收集雄雌蚊,二是進行輻照。蚊子的發育需要經歷四個階段,分別是蟲卵期、幼蟲期、蛹期和成蟲期。蛹期時的雄蚊與雌蚊存在明顯的體型差異,通過體型大小這一物理差異,研究人員可以將雄蚊與雌蚊分離開來。
輻照可以殺滅雄蚊的生殖細胞使雄蚊失去生育能力。對于雄蚊的輻照可采用兩種方式,若對處于蛹期的雄蚊進行輻照,則可以在水中操作,蚊蛹處于靜止狀態,操作較為容易。蛹期是蚊子生育細胞分化最旺盛的時期,生育細胞對外界因素十分敏感,對蛹期的雄蟲進行輻照則效果更佳。若對成蟲進行輻照,則需借助低溫冷凍技術,使自由飛行的成蟲昏迷,方便輻照。
另一種方法則是利用沃爾巴克氏體細菌來修飾改造雄蚊的精子,使雄蚊的精子成為不育的精子。沃爾巴克氏體細菌較為特殊,若雄蚊與雌蚊都攜帶沃爾巴克氏體細菌,則二者交配可以正常生育后代,若只一方攜帶該細菌,則受精卵無法成功發育。因此,將攜帶該細菌的雄蚊釋放至野外,與未攜帶沃爾巴克氏體細菌的雌性交配則可以達到滅蚊的目的。
培育攜帶沃爾巴克氏體細菌的雄蚊需要借助胚胎顯微注射的手段。首先建立一個種子資源庫,通過胚胎注射將沃爾巴克氏體細菌注射進受體蚊子中,這些受體會在之后的孵化飼養過程中被檢測篩選出來,再將經過篩選的雌蚊的后代收集保留起來進行擴種,最后進入量產。
技術優勢和效果
除了核技術滅蚊,還有其他一些滅蚊方式,包括化學滅蚊、雜交不育滅蚊、轉基因不育滅蚊等方法,但這些方法都存在明顯的問題。化學滅蚊需要使用化學試劑,后續對化學試劑的處理較為麻煩。雜交不育比較煩瑣,需要建立兩個種群,操作不便。轉基因技術在目前存在較多爭議,各方褒貶不一。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副教授、中國國家原子能機構核技術(昆蟲不育)研發中心特聘研究員張東京表示,與這些滅蚊方式相比,核技術滅蚊雖稍顯中庸,卻無明顯短板,普適性更強,更為經濟適用。
核技術滅蚊有其自身優勢,而另一種方法同樣也能獲得較為理想的治蚊效果。廣州威佰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術部技術總監龔君淘表示,利用共生菌不育滅蚊方式能夠對野外的蚊子產生良好的種群壓制效果,壓制效果可達90%以上。即在沒有釋放攜帶沃爾巴克氏體細菌的雄蚊的區域,若研究者可以在短時間內捕捉10只雌蚊,那么同一時間,在釋放了攜帶沃爾巴克氏體細菌的雄蚊的區域,研究者或許只能捕捉到一只雌蚊,甚至更少。后續的監測結果也顯示,在一些已經釋放過的區域,即使距離釋放已經過去很長時間,依舊不會存在蚊蟲叮咬問題。
兩種技術能在全國推廣嗎?
無論核技術滅蚊還是共生菌不育滅蚊技術,理論上都可以進行全國推廣。兩種方法都針對白紋伊蚊,白紋伊蚊是登革熱等疾病的傳播媒介,滅蚊技術的推廣可以降低蚊媒病的發病率。若一個地區白紋伊蚊較多,叮咬情況嚴重,則可以考慮采取這兩種滅蚊技術。
滅蚊的價格也并不昂貴。龔君淘表示,根據統計,一個社區一年的滅蚊費用約等于一個家庭半個月的物業管理費。且隨著技術的更新迭代,滅蚊費用有望越來越低。
但需要注意的是,無論何種滅蚊方式,都并非十全十美,若想達到較好的滅蚊效果,還需綜合使用多種滅蚊方式。
推薦閱讀
X射線檢測技術可分為質量檢測、厚度測量、物品檢查、動態研究等四類應用。質量檢測廣泛應用于鑄造、焊接工藝缺陷檢測、工業、鋰電池、電子半導體領域。厚度測量可用于在線,實時,非接觸式厚度測量。動態研究可用于研究動態過程,如彈道、爆炸、核技術和鑄造技術。
2021-09-03
核安全微科普:永葆青春的土豆和鳳爪相聲
2021-09-02
為督促核技術利用單位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加強放射性同位素生產場所安全管理,近日,生態環境部西南核與輻射安全監督站(以下簡稱西南監督站)組織檢查組對成都紐瑞特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紐瑞特公司)開展例行檢查。
2021-09-02
中廣核技"更美麗"業務包括輻照加工服務、核環保、新材料;"更健康"業務主要為醫療健康領域涉及的質子治療腫瘤系統裝備及放射性醫用同位素制備業務。
2021-09-02
國際原子能機構 (IAEA) 和國際標準化組織 (ISO) 今天重申了它們的承諾,即繼續合作制定國際標準,確保為世界提供不可或缺的利益的核技術以安全和可靠的方式得到使用。
2021-09-02
閱讀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