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國海軍將一艘外觀奇特的核潛艇拖到南卡羅萊納州的查爾斯頓。這艘潛艇名為舊金山號,現在被用作系泊訓練艇(MTS),供海軍學習如何操作和維護核反應堆。
這艘潛艇被正式重新命名為MTS-711。MTS-711于2021年8月16日抵達查爾斯頓。這艘訓練艇將分配給查爾斯頓的核動力技術院校 (NPTU)。此團隊此前已有另一艘MTS船——由La Jolla號軍艦改裝而成,于2019年交付。
諾福克海軍造船廠 (NNSY) MTS-711改造負責人Charles Brock 表示,改造項目絕對是一場馬拉松而不是沖刺,但當我們接近終點線時,項目團隊仍一直保持著耐力。
改造項目需要進行大量工作,不僅涉及到本造船廠的各個部門,而且涉及所有其它涉核的造船廠(包括政府機構和私企),以及所有海軍核實驗室,都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和合作。MTS-711目前已重新下海,開啟它的新征程。MTS-711之前在干船塢度過了34個月。
除了在帆部和船尾各安裝了一個立方體結構之外,MTS-711還被切割成三個部分,并在其間焊接了三部分新的船體。
新的船體部分是通過普通電動駁船運來的。NNSY將平均700噸的船體部分吊入碼頭并將它們連接到MTS-711上。
這些新部分中至少有一個是裝備齊全的,可以作為模塊直接進行安裝,海軍表示這節省了超過10,000人工日的工作量。這是從La Jolla的改造MTS中吸取的經驗教訓。
項目團隊從La Jolla的改造中學到的很多,包括管道安裝、組件安裝及箱罐填充等經驗反饋。項目改造過程中,應用了眾多創新措施,包括冷切船體切割工藝,安裝幾個艙口圍欄以改善人員和設備的潛艇通道,使用臨時系統對柴油發電機進行預測試以加快最終測試,保證工人安全的新腳手架系統。
由于MTS-711將不再需要航行、潛水等水下操作,因此肯定可以移除大量設備,以便騰出空間,同時對維持MTS的后勤工作進行了簡化。
在La Jolla的改造案例中,反應堆已采用更現代的設計。因此La Jolla和舊金山號改造的MTS也被描述為“下一代訓練艇”。它們將取代NPTU 查爾斯頓自1990 年代以來一直在使用的兩個現有MTS(MTS-635和MTS-626)。
NPTU 查爾斯頓是一所由美國海軍在South Carolina州Goose Creek運營的技術院校,用于培訓入伍的水手、軍官、Knolls原子能實驗室(KAPL)及Bettis原子能實驗室員工,學習艦載核電站的操作和維護。
KAPL和Bettis都是能源部 (DOE)的下屬單位,也突出了海軍核推進計劃 (NNPP) 的獨特性。NNPP可以理解為海軍反應堆計劃,是海軍與能源部的聯合項目。
舊金山號的故事
有趣的是,1981年服役的第一代洛杉磯級潛艇舊金山號實際上并不是第一次被拆解。這艘潛艇最初以夏威夷珍珠港為母港,并在2002年12月移至關島的阿爾帕港之前在西太平洋進行了多次巡航。
在它開始從關島開始作業兩年多后,這艘船在關島西南約364海里、525英尺深的地方航行時撞上了一座海底山。
雖然潛艇遭受了嚴重損壞,但它的船體仍然完好無損,并且能夠緩慢返回阿爾帕港。海軍隨后確定舊金山號的船員沒有遵守關鍵的航行和航行計劃程序,并解除了該船指揮官Kevin Mooney的職務。還有六名船員也受到了非司法處罰。其他20名軍官和水手因其在事故中的表現而受到表彰。事故造成98名船員受傷,機械師副手Joseph Allen Ashley在事件發生后的第二天因頭部受傷而死亡。
由于潛艇在事故前剛剛為核反應堆補充燃料(這是一個昂貴且復雜的過程),海軍將其預期使用壽命延長到2017年,隨后決定修理這艘船。在關島對潛艇進行了臨時維修,隨后舊金山號航行到華盛頓Bremerton的普吉特灣海軍造船廠 (PSNS)。
舊金山號更換了全新的船首部分,這是從另一艘洛杉磯級潛艇Honolulu號上拆下來的。海軍表示,舊金山號的維修費用為7900萬美元,但為Honolulu的反應堆補充燃料將需要1.7億美元。
因此海軍決定,Honolulu號退役,舊金山號于2009年重返艦隊。舊金山號于2016年完成了最后的作戰巡航,海軍于次年宣布將其改造為MTS。
舊金山號無疑有著獨特的作戰生涯。現在,以徹底改造為MTS的方式,將在未來幾年繼續為海軍服務,幫助培訓新海軍在其它核潛艇上操作核反應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