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技術也能應用于火箭發動機制造?沒錯,深藍航天持續在這一領域深耕并取得突破性進展。
對于如何快速提升產品技術研制能力,同時推進工程化應用,深藍航天另辟蹊徑,與國內一流打印服務商開展合作,開始研制3D打印發動機。
日前, 深藍航天“星云 -M”1 號試驗火箭完成了首次垂直起飛和垂直降落(VTVL)的自由飛行試驗,任務圓滿成功。執行本次飛行的試驗箭使用的是由深藍航天自主研制的“雷霆-5”型液體火箭發動機(以下簡稱:LT-5 ),該發動機是國內首型使用3D打印技術制造的針栓式電動泵液氧煤油發動機。
LT-5發動機大量選用3D打印技術,利用先進的打印設備最大限度發揮鎳基高溫合金粉末材料的高強度、延展性、抗斷裂性和低可變性等優質特性,成功突破傳統火箭發動機制造模式的低生產效率、復雜工藝路線、周期長的瓶頸。且3D打印毛坯件僅需后期少量機械加工就可以滿足裝配精度要求和使用要求,大大縮短了產品重復制造周期和迭代速度,摒棄了傳統火箭發動機制造的重資產模式,產品供應鏈更短、更高效、更易協同,總成本更低。
據介紹,LT-5發動機已先后參加多次地面點火試車、全箭靜態點火測試,同一臺發動機的累計工作次數超過10次、累計工作時間超過500s,每次均為大范圍變工況工作狀態。在“星云-M”1號試驗火箭成功首飛后,深藍航天對LT-5發動機進行了綜合測試。測試表明,發動機狀態良好,各項技術指標正常,滿足再次復飛的要求,為工程化可重復使用發動機產品積累了寶貴的研制經驗和實際使用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