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 “X光領域特斯拉”的以色列醫學成像公司Nanox Imaging宣布,將以13億人民幣(2億美元)收購人工智能影像公司 Zebra Medical Vision。
根據協議條款,Nanox 將支付 1 億美元,對兩家公司的資產進行整合。待Zebra Medical 達到某些里程碑時Nanox再支付1 億美元。全部資金將以 Nanox 股票的形式支付。
Nanox 還宣布收購其長期合作伙伴--一家在美國50 個州提供遠程放射服務的公司 USARAD。雙方簽訂了一份具有約束力的意向書,交易總額預計為 1.96億人民幣(3000 萬美元),將分為 2100 萬美元的股票和 900 萬美元的現金支付。
號稱受星際迷航啟發的“生物床”Nanox.ARC
2019年1月Nanox Imaging于推出了首項商業級數字X射線MEMs半導體技術,基于此項技術研發的X 光系統Nanox.ARC,大幅縮小了X光設備的體積,重量僅70公斤,價格也降到了約1萬美元。其外觀酷似星際迷航的生物床,是一項顛覆性的產品,目前還未投入商用。
Zebra Medical的軟件可以輕松融入Nanox.CLOUD 平臺,通過AI 系統將數字 X 射線讀數轉換為 3D 模型,以檢測疾病的早期跡象。
到目前為止,Zebra Medical的醫學成像 AI 解決方案已有七種通過FDA認證,十種擁有CE標志。此次收購,將賦予Nanox.ARC強大的圖像分析性能。
雄心勃勃的Nanox希望讓醫學成像成為如水和電一樣的無處不在、隨時可用的服務。不光研發出了顛覆性的技術,還在商業模式,AI系統,全球布局等方面做出了諸多努力,下面就來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番。
01 黑科技x光系統,計劃今年上市
Nanox.ARC的外觀受到星際迷航“生物床”的啟發,使用更緊湊、更便宜的數字系統,極大的縮小了設備體積。它唯一移動的部件是一個支撐X射線環的機架,能夠橫向移動穿過患者的身體。設備重僅70公斤,具有價格低廉、能耗低、重量輕、不發熱的優勢??胺Qx光系統中的黑科技。
相信有不少人都在關注這款“生物床”Nanox.ARC什么時候投入商用。今年 4 月,Nanox 的單源數字 X 射線技術成功獲得了FDA的批準,消息傳出后,Nanox 的股價飆升 15%,至每股約 33 美元。
今年6月Nanox為其第一個版本的多源數字X 射線系統Nanox.ARC和配套軟件Nanox.CLOUD提交了FDA 510(k)上市前申請。
Nanox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Ran Poliakine 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一旦獲批,Nanox 最早會在 2021 年四季度分發產品。Nanox 已與USARAD達成協議,一旦獲得 FDA 的批準,將在全美部署 3,000 個系統的初始訂單。
這說明距離這項黑科技產品的面世越來越近了。
02 Nanox--影像領域的革新者
自 1895 年被威廉·倫琴 (Wilhelm Rntgen) 發現以來,X 射線的產生技術在過去 124 年里基本保持不變。
在傳統 X 射線系統中,金屬燈絲被加熱到超過 2,000 攝氏度,并產生一個電子云,電子云飛向金屬陽極就產生了 X 射線。這種加熱的過程被稱為熱陰極過程。
源自索尼的冷陰極工藝
1998年索尼為了避免電視屏幕出現像素壞點和閃爍,開始研發新的電子發射槍。索尼制造了一個MEMS芯片,將數百萬個微型電子槍封裝到了硅晶片中。與基于單源電子槍束的傳統陰極射線管相比,這是一種新穎的屏幕照射方法。
不過隨著LCD / LED電視價格越來越便宜,索尼的優勢技術受到了干擾。2009年在研發上花費近10億美元無果后,索尼停止了該項目。同年,這一技術輾轉傳到了日本企業FET Japan的手中。2011年,Nanox Imaging的前身從FET Japan獲得了相關技術, Nanox Imaging隨即成立,并一直致力于將該技術應用于醫學成像。
Nanox Imaging的以色列和日本工程師團隊經過9年的研發,于2019年1月推出了首項的商業級數字X射線硅MEMs半導體技術。實現了在不使用熱量的情況下通過MEMS芯片生成X光,稱為冷陰極工藝。
Nanox 的MEMS芯片,包含數百萬個納米級門,大小約為一平方厘米。在錐形發射器與其正上方的孔(稱為“柵極孔”)之間的納米級間隙處感應出非常高的電場。高電場可以非常有效的從錐形發射器中提取電子,作為電子發射源。
基于MEMS的鉬納米錐場發射陣列晶圓
Nanox 的電子發射源不是來自單一的“電子槍”,而是由1億個鉬納米錐場構成發射陣列,通過低壓穩定的控制電子束生成,作為X光射線源。
相對于傳統的熱陰極發射源,冷陰極具有諸多優勢:
1.即時切換:在熱陰極發射源中電子由熱陰極飛向陽極的加速,是通過激活和切換高壓電源來完成,這個過程需要時間(以毫秒為單位)。而冷陰極設置了微電開關,耗時在微秒級別。
2.快速強度變化:在熱陰極發射源中X 射線的強度取決于施加的電壓。而使用冷陰極技術,可以將這兩個參數解耦,即電流與電壓無關。因此,可以通過增加切換速度或創建短脈沖來快速控制 X 射線強度。在低電壓下實現器械的功能。
3.常溫運作:冷陰極運作溫度顯著低于熱陰極。熱陰極溫度超過 2000 攝氏度,而冷陰極溫度是室溫。故而能耗更低。
4.壽命改進:冷陰極具有更長的使用壽命。熱陰極可以連續運作幾千次,而冷陰極可以運作超過 100 萬次。并且由于發射源的負載分散到了數百萬個微型電子槍中,故障率也更低。
基于云的軟件平臺 Nanox.CLOUD
Nanox.ARC需要配合專用軟件Nanox.Cloud使用。Nanox.Cloud使用人工智能對X 光圖像進行分析,提供輔助決策信息,同時全球的醫院和醫生將獲得實時訪問,遠程提供在線診斷服務。Nanox.Cloud也能管理計費和報告。
按次付費的商業模式
為了進一步改變醫學成像系統昂貴和部署落后的問題,Nanox決定采用按次計費的商業模式。Nanox的目標是部署大量的設備,僅收取拍片的費用,減輕醫院的超負荷工作,讓醫學成像成為如水和電一樣的無處不在、隨時可用的服務,普及到所有社區。這將使影像界產生大規模的變化,所有人都可以使用大量的院外成像,價格還比目前的競爭對手都低。
目前在國外X光和CT設備超過數百萬美元,單次成像費用超過100美元。相比之下,Nanox設備僅需約1萬美元,成像費用約為1美元。
在國內數字化X射線(DR)價格已經下探到20萬元以下,16排CT價格也下降到100萬左右,如果有一天Nanox.ARC能進入中國,是否會沖擊國內市場讓我們拭目以待。
03 借助新冠疫情收獲資本青睞
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醫學影像作為新冠肺炎的重要篩查方式,有了用武之地。作為專注醫學影像設備研發的Nanox Imaging也備受資本關注,這一年前后公司飛速發展,獲得包括臺灣富士康、富士膠片、韓國SK Telecom在內的投資者3輪總額達2.7億美元的大融資。
獲得融資后20年8月21日Nanox在納斯達克上市,發行當天股價飆升,募集資金1.656億美元。以當日收盤價計算,Nano-X Imaging的市值達到了近10億美元。
韓國SK Telecom最初在2019年向Nanox投資了300萬美元,20年6月又追加了2000萬美元,成為Nanox的第二大股東。20年9月Nanox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Ran Poliakine訪問韓國,宣布將在韓國設立子公司,以擴大Nanox關鍵半導體器件的生產規模,并探索可能的并購業務。初步投資600億韓元(約合5040萬美元)在韓國建立MEMS芯片制造廠,預計于今年第二季度開始運營。
然而在上市不久后,20年9月Nanox遭到了知名做空機構Citron Research(香櫞研究公司)的阻擊,稱其“只是一個用最低的研發投入、虛假的客戶所渲染出來的科學項目,并沒有獲得FDA批準。”導致公司股價下跌40%。隨后做空者渾水公司也加入了對Nanox的攻擊。
此舉也引發了美國律師事務所Bragar Eagel&Squire,PC以投資者的名義對NanoX公司提起集體訴訟。
不過同年12月,分析公司Deep Knowledge Analytics發布報告,反駁了香櫞的指控,認為這是一場精心策劃的攻擊,目的是通過人為操控降低Nanox股價,從而獲得與賣空相關的資本收益。
隨后Nanox股價重新上漲,截至目前公司總市值21.21億美元。
04 Nanox全球快速布局
2020年Nanox進入快速發展期,與多個國家的機構簽署了合作協議,目標是在全球部署15000套Nanox.ARC 系統。
2020年6月,Nanox與Golden Vine International簽署戰略協議,在中國臺灣和新加坡部署500個Nanox.ARC 系統。
與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經銷商簽署了價值4800萬美元的協議,部署Nanox.ARC并提供相關服務。
在意大利與Promedica Bioeletronics公司簽署協議,部署500臺Nanox.ARC。
與SPI Medical(SPI)簽訂獨家經銷協議,在墨西哥部署630套Nanox系統。
以及在澳大利亞、新西蘭和挪威部署 1,000 個、韓國和越南部署 2,500 個 Nanox.ARC 系統。
達成的大量的商業許可協議將為Nanox.ARC系統的制造、安裝、部署和維護提供大筆資金,這也是Nanox公司在實現營收之前,獲取更多資金的方式。
以上業務都在等待當地監管部門的批準,首批 Nanox.ARC 系統預計將于 2024 年底發貨。
Nanox.ARC系統與一般X光系統成像對比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顯示,世界上有2/3的人群無法使用醫學成像系統。Nanox把生產新型平價的醫學成像系統,將市場擴大這三分之二的人口中作為最重要的目標。
Nanox CEO表示:“雖然一些公司已經取得了使用碳納米管作為場發射 X 射線的成就,其方法與 Nanox 使用的方法類似,但據我們所知,沒有一家公司實現嵌入醫學成像系統并達到一定的運行壽命。”
到目前為止,冷陰極,包括 CNT(或碳納米管)和標準 Spindt 陰極,均未能達到商業產品所需的質量水平、效率和壽命。
Nanox能否實現承諾,將Nanox.ARC 系統投入商用,成為x光界的特斯拉?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