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簡介
04 項目計劃
現場施工于2015年4月14日開始,其工程攝像機預計將于2022年10月開始工作,由于與新冠病毒相關的進度延遲,全面測量作業不會在2023年10月之前開始。
05 國際合作
LSST的建設需要公共和私人組織之間的合作,它得到了全球一百多位天文學家、物理學家和工程師的積極支持和發展。科學家們認為LSST將是繪制天體圖和探究自然界奧秘的下一個重大飛躍,也是一個令人興奮的技術挑戰和利用大數據進行科學的新模式。
LSST在國際上的合作組織涉及阿根廷,澳大利亞,巴西,加拿大,中國,法國,德國,英國,意大利,韓國等22個國家,包括了巴西國家天體物理實驗室(LNA)、多倫多大學、法國國家核物理和粒子物理研究所(IN2P3)、意大利國家天體物理研究所(INAF)、韓國天文與空間科學研究所(KASI)、馬克斯普朗克天體物理研究所(MPA)、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英國科學技術設施理事會(STFC)等等。
06 教育和公眾外聯
LSST將為科學家們開啟一個全新的天文發現時代,而LSST的教育和公共推廣(EPO)計劃將為更多的觀眾提供與LSST數據互動和探索的機會。它的EPO計劃是與天文臺本身同步建設的,并將在2022年LSST測量開始時推出。LSST的EPO團隊已經確定了四個主要推廣群體:
一般公眾
目前正在建設中的EPO網站,將介紹有關LSST發現的新聞,以及Rubin Observatory科學家和工程師及其工作的簡介。該網站將為非專業人士提供在線機會,以探索魯賓天文臺的數據,并了解這些數據如何為科學和發現做出貢獻。該網站將進行優化,以便在移動設備上使用,并將包含與智利社區相關的西班牙語內容。
天文館和非正式科學中心
EPO計劃將維護一個易于使用的高質量多媒體可視化圖庫,可以下載并整合到展示中。這將為不同規模和技術能力的機構提供靈活性。可視化、相關的元數據和分發方法將遵循行業標準和最佳實踐。
正式的教育工作者
EPO正在為中學高年級到大學的學生開發在線的、以數據為導向的課堂調查。這些課題涵蓋了天文學和物理學中常見的教學原理。每項調查都是根據美國的下一代科學標準和智利的國家課程設計的。所有的調查都為教師提供了支持和評估材料。不需要特殊的軟件來訪問,這些調查將以英語和西班牙語提供。
公民科學家研究人員
EPO將為使用LSST數據創建公民科學項目的研究人員提供支持,包括Zooniverse平臺上的專用項目建設工具。項目可以用LSST發布的數據、警報流數據或兩者的組合來建立。一旦建立起來,這些項目將使世界各地的公民科學家能夠參與到LSST的發現過程中。
二、我國參與情況
2013年,LSST中國團隊視頻會議于國家天文臺成功召開。來自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南京大學、清華大學、上海師范大學、廈門大學、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科院理論物理研究所和本單位的近20位代表出席了這次會議。上海天文臺、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紫金山天文臺的代表,以及LSST項目負責人Tony Tyson和SteveKahn教授通過視頻參加了會議。
2014年1月22日,LSST中國團隊理事會理事長趙剛與LSST Corporation理事會理事長David MacFarlane簽署了合作備忘錄。
LSST科學覆蓋面廣,數據量巨大,將是未來二三十年里一個非常重要的國際天文項目。LSST數據將對美國和智利公開發布,對LSST國際成員有償發布。為了使我國用戶能夠獲得LSST數據、工具軟件和其它資源,及早地開展預研,日后取得具有影響力的科學成果,國內12家單位共同創建了LSST中國團隊,積極推動與LSST的合作。
本次合作備忘錄的簽署,標志著LSST中國團隊與LSST 項目實質性合作的開端。雙方將共同努力,促進LSST在中國的發展,并為我國大規模巡天科學和技術的發展作出貢獻。
同時,中國自己的巡天望遠鏡也在逐漸發展進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巡天空間望遠鏡(CSST)預計2024年前后投入科學運行。而今年5月,擬投資2億元的一臺2.5米口徑,名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大視場巡天望遠鏡(WFST),正是由中國天文學家自主建造的科學裝置。
參考文獻:
https://www.lsst.org/
http://www.bao.ac.cn/xwzx/kydt/201401/t20140127_4030015.html?
http://www.nao.cas.cn/xwzx/zhxw/201306/t20130624_3880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