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位于紐約州長島蘇福克縣布魯克海文鎮的阿普頓,1947年在前美國基地阿普頓營原址建造。該實驗室由布魯克海文鎮而得名。
1978年,開始建造國家同步輻射光源中心。
國家同步輻射光源中心分為兩個儲存環,小環建于1984年,為真空紫外環(0.8 GeV),約有25條光束線,主要提供紫外、可見、紅外及部分X光。
大環稱為X光環(2.5 GeV),建于1986年,約有60條光束線,產生比真空紫外環能量更高的X光。
國家同步輻射光源中心每天24小時運行,可同時進行80個以上的不同的實驗。
2012年,第三代同步輻射光源投入使用,中能電子儲存環達到3 GeV。該裝置擁有70條光束線,每年支持4000余名研究人員開展工作。
此項工程耗資9.12億美元,后續年度經費可能為4億美元。
該裝置的重要性在于
- 在國家衛生研究院結構基因組、能源部基因組到生命和其他主要研究項目中起關鍵作用;
- 大大提高研究凝聚態物理和材料科學的實驗能力;
- 提供范圍廣泛的納米分辨率探測器,滿足國家迅速增加的納米科學計劃;
- 對決定地球和星體演化的過程提供新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