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C 8998-760-1是一顆太陽型恒星,位于馬斯卡星座,距離我們大約 309 光年。
這顆恒星也被稱為 2MASS J13251211-6456207,質量與我們的太陽大致相同,但只有 1670 萬年的歷史。
它擁有兩顆行星,TYC 8998-760-1b 和 c,質量至少是木星的 14 和 6 倍。
它們以 160 和 320 天文單位的距離繞母星運行;這使得行星離它們的恒星比木星或土星離太陽更遠。
“同位素是同一個原子的不同形式,但原子核中有不同數量的中子,”博士生張亞鵬說。萊頓天文臺的候選人和同事。
“例如,具有六個質子的碳通常有六個中子(碳 12),但偶爾有七個(碳 13)或八個(碳 14)。”
“這不會改變碳的化學性質,但同位素以不同的方式形成,并且通常對主要條件的反應略有不同。”
在這項新研究中,天文學家在 2019 年 6 月 5 日和 6 月 19 日兩個晚上使用安裝在歐洲南方天文臺甚大望遠鏡上的近紅外積分場觀測光譜儀 (SINFONI) 觀測了 TYC 8998-760-1b。
他們能夠區分碳 13 和碳 12,因為它吸收的輻射顏色略有不同。
“我們可以在如此遠的系外行星大氣中進行測量,這真的很特別,”張說。
“我們預計每 70 個碳原子中就有一個是碳 13,但對于這顆行星來說,它似乎是碳 13 的兩倍。”
“這個想法是,較高的碳 13 以某種方式與系外行星的形成有關。”
馬克斯普朗克天文學研究所的天文學家保羅·莫里埃博士說:“這顆行星與母星的距離是地球與太陽之間距離的一百五十倍以上。”
“在如此遠的距離上,冰可能形成了更多的碳 13,導致今天地球大氣中這種同位素的比例更高。”
“預計未來同位素將進一步幫助了解行星形成的確切方式、地點和時間。這只是開始,”萊頓天文臺的天文學家伊格納斯·斯內倫教授說。
該團隊的論文發表在《自然》雜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