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脊索瘤的發病率逐漸上漲,更是讓人們談瘤色變。但相關研究卻證實,質子重離子治療作為一種新興的放療方法,對脊索瘤的治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且急性和遠期毒性都較輕微,效果明顯優于常規治療手段。
同時,由于質子重離子治療無創性的特點,針對此類病灶部位敏感、腫瘤周圍結構復雜的情況,能夠讓患者在術后盡快地恢復生活質量。對于部分不耐受或不愿接受外科治療、以及術后殘留腫瘤的患者,質子重離子治療成為了一個可選擇的治療手段。
質子治療脊索瘤5年生存率 86%
今年4月發表在國際著名期刊《國際放射腫瘤學 生物學 物理學雜志(IJROBP)》的一篇名為“Local Control After Proton Therapy for Pediatric Chordoma”的研究,闡述了質子治療兒童脊索瘤的5年局部控制率、無進展生存率、總生存率。
研究針對2008 年至 2019 年間罹患脊索瘤的兒童及青少年采用了質子治療,臨床數據顯示,經質子治療后,脊索瘤患兒的5年局部控制率、無進展生存率以及總生存率分別為85%、82%和86%;如排除未分化脊索瘤患者,5年局部控制率、無進展生存率以及總生存率更高,分別為92%、92% 和 91%。
研究最后指出,在脊索瘤兒科患者中,質子治療與低風險嚴重毒副作用和高療效相關,尤其是分化良好的腫瘤。
注:所謂分化,就是指瘤組織的成熟程度,腫瘤細胞分化越接近正常細胞,惡性程度越低。高分化腫瘤,惡性程度低,生長慢,轉移率低,預后較好;低分化腫瘤,惡性度高,生長快,轉移率高,預后較差;還有一類特例的癌細胞,有些癌細胞分化太差,根本找不到來源組織的征象,則稱為未分化,未分化腫瘤,惡性程度極高,預后最差。
重離子治療脊索瘤5年生存率87%
2012年發表在《日本臨床腫瘤學雜志(Japa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中,由被譽為“世界重離子腫瘤治療第一人”的日本QST醫院副院長辻井博彥為主要作者發布的名為“A Review of Update Clinical Results of Carbon Ion Radiotherapy”的研究,針對重離子治療脊索瘤的數據進行了匯總分析[3]。
脊索瘤患者在日本QST醫院接受16次 60.8 GyE的重離子治療后,5年生存率為87%,5年和10年的局部控制率分別為88%和80%,患者未出現任何毒副作用。研究還指出,與質子治療相比,重離子治療后5年和10年的局部控制率更好,顯現出重離子治療在脊索瘤治療領域的優越性。
辻井博彥
辻井博彥教授是世界質子重離子治療領域的權威,日本首位粒子束治療專門醫,被稱為“世界質子重離子治療第一人”,專注于放射線腫瘤學的研究。辻井博彥教授在質子重離子治療領域的成績斐然,實施了世界首例質子治療深部腫瘤和世界首例重離子治療腫瘤,2006年當選為國際粒子治療合作組織(簡稱PTCOG)第四任主席。
辻井博彥教授曾獲得日本放射線腫瘤學會授予的金獎(原為特殊成就獎),高松宮妃癌研究基金學術獎,科學技術政策研究所研究者獎。
注:PTCOG是由對質子、重離子放射治療領域的科學家和專業人士組成的非營利性國際組織,在粒子治療領域鼎鼎有名。
根據以上數據,相比經傳統治療后脊索瘤5年生存率僅為65%,質子治療和重離子治療均顯現出良好的優越性,且與傳統放療相比,質子治療與重離子治療在毒副作用風險方面也有著突出的優勢,經過質子重離子治療后,脊索瘤患者較少出現嚴重副作用,改善了患者的預后,有利于患者后續生活質量的提升。因此對于不幸罹患脊索瘤的患者而言,質子重離子治療是更好的選擇。如希望了解更多質子重離子治療脊索瘤,可以聯系厚樸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