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津城,暴雨初歇,正值建黨百年華誕,來自全國各地及天津地區的百余位核醫學專家齊聚津城,參加由中國醫學影像技術研究會核醫學分會和天津市醫學影像技術研究會聯合主辦的第七屆(天津)核素治療高峰論壇。
會議由中華醫學會核醫學分會常務委員賈強教授主持。中華醫學會核醫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汪靜教授、中國核學會核醫學分會理事長李亞明教授、中國醫師協會核醫學醫師分會名譽會長王鐵教授、中國醫師學會核醫學醫師分會候任會長黃鋼教授、中國醫學裝備協會核醫學裝備與技術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李方教授分別致辭,預祝大會的順利召開。中國醫學影像技術研究會核醫學分會主任委員譚建教授和天津市醫學會核醫學分會主任委員張遵城教授代表天津核醫學屆同仁,對與會的領導和嘉賓表示熱烈的歡迎。
會議伊始,進行了“海核精英”啟動儀式。“海核精英”組織的成立,是為了助力青年核醫學醫師的發展,響應國家“三級綜合醫院核醫學科2025年全覆蓋計劃”,為年輕一代的核醫學人提供更廣闊的平臺。
隨后的學術講座環節,來自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核醫學科的王澎教授講授了《CTZ全身機臨床應用體會》,北京安貞醫院的張曉麗教授講授了《門控心肌灌注顯像多功能參數助力精準診斷》、天津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院的李劍明教授講授了《PET/CT和CZTSPECT心肌血流定量的臨床研究》、北京協和醫院的霍力教授講授了《2021 ENETS GEP NET核素診療一體化研究最新進展》、河南省腫瘤醫院的楊輝講授了《鐳-223核素診療臨床應用》、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外科的張杰教授講授了《甲狀腺結節的消融治療》。譚建教授關于《不同角度審視131I審視甲狀腺疾病》的發言,提議中國核醫學醫師應該走有中國特色的131I治療道路,將會議推向高潮。
下午的學術熱點議題討論環節,由譚建教授和林巖松教授主持,分別就131I聯合小劑量ATD治療Graves病是否可、靶向藥物治療DTC的時機及DTC患者131I診療過程中的精準評估等備受關注的熱點議題,展開激烈的討論。與會專家各抒己見,從診療的規范、藥物的選擇、治療的時機以及對于ATA指南的應用等各個角度,進行了廣泛而熱烈的討論。
最后,譚建教授對本次高峰論壇進行總結。感謝各位專家的積極參會和熱情的討論。ATA指南是臨床工作的指引,但是部分內容還需要結合“中國特色”。會議過程中各位專家對于治療領域的相關議題各抒己見,無關對錯,只為探討。在座的各位作為核醫學治療領域的精英,有責任去創造中國未來的核醫學治療發展道路,也有義務為年輕的醫師的發展指明前進的方向。中國特色的核醫學治療道路等不來,只能走出來,并一定會越走越寬闊。
中國醫學影像技術研究會核醫學分會主任委員譚建教授和天津市醫學會核醫學分會主任委員張遵城教授代表天津核醫學屆同仁,對與會的領導和嘉賓表示熱烈的歡迎。
譚建教授致歡迎辭
張遵城教授致歡迎辭
“海核精英”啟動儀式
《CTZ全身機臨床應用體會》
《門控心肌灌注顯像多功能參數助力精準診斷》
《PET/CT和CZTSPECT心肌血流定量的臨床研究》
《2021 ENETS GEP NET核素診療一體化研究最新進展》
《鐳-223核素診療臨床應用》
《甲狀腺結節的消融治療》
譚建教授
關于《不同角度審視131I審視甲狀腺疾病》的發言
譚建教授的發言提議中國核醫學醫師應該走有中國特色的131I治療道路,將會議推向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