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以“核技術造福人類”為主題的首屆中國國際核技術應用產業大會在東莞厚街廣東現代國際展覽中心開幕。本次大會為期4天,由中國核能行業協會和國際輻照協會共同舉辦。
CNTIA了解到,大會致力于打造國際化高端對話和產業對接平臺,交流產業發展最新動態,商討創新型發展模式,建立合作共贏伙伴關系,宣傳核技術應用成果和對改善環境及造福民生的卓越價值。
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理事長、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余劍鋒出席開幕式并致開幕辭。國家原子能機構原副主任王毅韌、國際原子能機構副總干事馬拉瓦西、國際輻照協會(IIA)秘書長保羅·韋恩、中國科學院院士王乃彥出席開幕式并作報告。
大會還邀請了來自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波蘭、澳大利亞、日本、韓國、印度、印尼、越南等十余個國家的研發機構和企業的近50位行業權威專家和企業家與會分享先進技術和成功經驗,探討發展趨勢,共商促進產業化規模發展的核心技術與關鍵路徑。
CNTIA從會上了解到,中國民用核技術(輻射科學和技術)是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上世紀90年代步入產業化階段以來,發展速度很快,年產值已突破3000億元,年增長率保持在20%左右。目前,輻射科學和技術已廣泛應用在工業、農業、醫療、環保、國家安全等領域,取得了良好的經濟社會效益。
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珠三角是我國核技術應用產業相對發達的地區,東莞作為該地區經濟發展最為活躍的城市之一,近年來產業轉型升級成果顯著,散裂中子源、華為小鎮等科學裝置和知名企業落戶東莞就是最好的證明。未來,伴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結合區位優勢及國際化發展戰略,東莞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核技術應用作為新興尖端高科技產業,產業前景廣闊,市場潛力巨大,特別是在高端醫療和環保節能等領域。鑒于此,此次大會選擇在東莞舉辦,希望能與地方經濟產業發展戰略相結合,聯手打造一個官產學研用為一體的高端國際化的交流與合作平臺。
核技術應用產業大會-專家語錄:
協會理事長余劍鋒:
核技術應用是核科學在各個領域的技術應用,匯集了當前多個學科的尖端技術,是社會現代化的重要標志。我國核技術已廣泛應于于工業、農業、生物、醫療、食品安全、環保、資源勘探、公共安全等多個領域,產業初具規模,并促進了多種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方法創新發展,具有突出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日益受到國家的高度重視和市場的青睞。
中國國家原子能機構原副主任王毅韌:
中國核技術應用產業發展適逢大好機遇,一方面,國家高度重視核技術產業發展。另一方面,核技術應用產業以其特有先進性與高效性,在國民經濟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材料改性、無損檢測、農作物育種、醫療衛生、公共安全等諸多領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016年,中國國家原子能機構制定印發了《“十三五”核工業發展規劃》,將“促進核技術應用,壯大核產業規模”作為一項重點任務加以推進,明確提出要加強核技術應用研究、加大核技術在農醫等領域的應用、加快輻射加工產業發展。有關部門將會進一步加大政府層面的指導力度,促進核技術產業健康發展。協會以及相關企事業單位會充分發揮自身技術優勢,并以市場為導向,積極開展核技術產業發展的重大問題研究,探索適合中國發展的核技術產業發展道路,為中國核技術應用產業化積累經驗。
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廷克:
本次大會以“核技術造福人類”為主題,致力于打造國際化核技術應用對話交流和產業對接高端權威平臺,推動我國和世界核技術應用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大會圍繞“宣傳核技術應用成果對造福人類的卓越價值,交流核技術應用產業發展最新動態,展望核技術應用產業發展前景,探討核技術應用產業發展模式,建立核技術應用產業發展合作共贏伙伴關系”等議題,開展國際化、高層次權威報告、交流、對話交流活動。
從首屆中國國際核技術應用產業大會上了解到,《中國民用核技術產業發展主旨報告》正式對外發布。報告顯示,我國民用核技術發展迅速,年產值超過3000億元。
《中國民用核技術產業發展主旨報告》表示,民用核技術被譽為核工業的輕工業。中國民用核技術起步于上世紀50年代,歷經了科研開發的起步階段、應用開發的產業化階段以及快速發展三個階段,現在已經形成了具有一定規模和水平、較為完整的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