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容器生產周期相當緊張,中石化領導、集團公司領導、重容分廠領導等多次前往鎮江基地組織、協調生產。而射線探傷又是容器生產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關鍵程序,且射線探傷拍片周期較長,加上現場探傷條件較差,使射線探傷形成了一個瓶頸。
為了保質、保量、保進度、保安全地全面完成射線探傷檢測任務,不拖容器生產的后腿,戰斗在鎮江基地的全體探傷成員,緊密地團結在一起,精心組織,時刻與分廠生產系統溝通,了解生產進度的節點。他們合理安排容器進出高能探傷室的時間,內部加強管理,采用彈性工作制,針對不同部位的射線探傷采用不同的工作方式,利用生產作業創新“三點布片和遠程控制”的方法,自制各種拍片工裝等多種技術手段,提高拍片效率;采用大倒班和集中作業的方式連續工作,保證了射線探傷的時間節點周期,有效地推進了射線探傷的工作進度,實現了生產檢驗計劃,且每一個節點都有時間上的突破。克服了生產、生活、家庭等多方面的困難,奮戰123天,共計拍片約3500張,全面完成了八臺加氫反應器的射線探傷工作,為八臺容器今年出產提供了質量上和時間上的保證,為集團公司全年任務的完成做出了突出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