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核技術網訊:據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的報道,輻照動物疫苗在埃塞俄比亞獲得了較好的應用,既保護了埃塞俄比亞飼養動物的健康,又幫助了該國的糧食出口和糧食安全。
在原子能機構的支持下,與糧農組織合作,利用核技術實施的埃塞俄比亞輻照疫苗計劃獲得了很大的成功。埃塞俄比亞每年出口100多萬頭牛,如果沒有核技術,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為防止流行病,所有出口以及國內市場上銷售的牲畜,都需要接種口蹄疫、綿羊和山羊痘、紅斑皮膚病、傳染性腎病等一系列的動物疫苗。疫苗由埃塞俄比亞中部的國家獸醫研究所(NVI)研制和生產。原子能機構與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合作,支持研制疫苗并用于國內和鄰國。
"牲畜出口對我們的經濟至關重要,NVI對畜牧業的貢獻是不可估量的,"負責出口牛肉制品的農業部主任Wondemagegn Tufa說。農業部從NVI購買疫苗,然后分發給農民,包括該國東部的牧民,他們的動物最易感染疾病,因為它們在大片地區游蕩,與野生動物混在一起。
埃塞俄比亞有6000萬頭牛,是非洲牲畜數量最多、世界第五大牲畜養殖基地。畜牧業約占該國經濟總量的五分之一,占出口的近10%。為了跟上農民日益增長的需求和進口國不斷變化的法規,NVI在過去十年中將其疫苗產量從每年9300萬劑增加到2.6億劑。這也使它能夠向鄰國出口疫苗,包括針對一種山羊和綿羊易得的紅斑皮膚病,根除該病是非洲聯盟的主要目標之一。
獲得有效的疫苗對于控制和防治許多動物疾病的傳播至關重要,其中一些疾病也可以傳播給人類。疫苗,在動物體內能激活免疫反應,幫助身體對抗疾病。疫苗中含有一些活性微生物,如病毒,這可能導致疾病的爆發。輻射可以幫助解決這個問題,通過殺滅活性微生物,使其不能感染接種的動物。同時,輻射不影響微生物的結構,因此免疫系統仍然能夠識別它,保持免疫作用。疫苗輻照也確保疫苗不含任何污染。
使用輻照技術開發疫苗對動物更安全,因為它不需要額外的化學物質或其他化合物,傳統上用于殺死病毒。糧農組織/原子能機構糧食和農業核技術聯合司的動物衛生官員查爾斯·拉米恩說,這些輻照疫苗的質量更高,因為它們能更好地保存微生物的結構,從而產生更廣泛的免疫保護反應。埃塞俄比亞免疫研究所與國際原子能機構合作,正計劃開發和評估用于動物和人畜共患疾病的輻照疫苗。
國際原子能機構通過其技術合作方案,與國際糧農組織合作,通過培訓工作人員以及供應耗材和設備,支持NVI。NVI研究和發展部的所有技術人員都受益于國際糧農組織/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培訓。NVI總干事瑪莎·亞米(Martha Yami)說:"無論是短期課程還是長期獎學金,他們都接觸了尖端科學。
國際原子能機構在建立該研究所的分子實驗室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該實驗室是新病毒株的特征,因此可以調整疫苗以提供預防保護。病毒的DNA和RNA的這種表征是利用核技術衍生的分子技術進行的,它可以揭示菌株之間的差異。該技術用于將疫情中的野生病毒與疫苗進行比較,如果它們密切相關,那么疫苗將為動物提供所需的保護。如果不是,疫苗則需要被修改。
拉米恩說,國際原子能機構現在依靠NVI的專家來培訓來自非洲各地的科學家在動物健康方面使用各種核技術。"動物,以及它們攜帶的疾病,跨越國界,"他說。因此,需要一種全球的方法來防治這些疾病。這項工作的影響在全國各地都可見,那里的牛在山坡、牧場和公路上游蕩。該國1200萬農戶中有許多依靠飼養牛,因此都受益于核技術——不管他們是否知道。
埃塞俄比亞農業部的圖法說:"牛及其健康的重要性不僅僅是經濟。"牛是牧民的一種生活方式。改善這些動物的健康和福祉,提高它們的生產力,是埃塞俄比亞政府的重要發展目標。
(中國核技術網 責任編輯:蘇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