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5月7日,在多次推遲服役后,“喀山”號885M型(“白蠟樹-M”級)多用途核潛艇終于入列俄羅斯海軍。
科技日報記者了解到,885M型核潛艇是俄羅斯重回大洋的重要標志,核常兼備,集超音速與高超音速于一體,反艦、反潛、對陸攻擊于一體,戰役戰術于一體,是俄美戰略平衡的一種重要的砝碼。
資料圖。央視軍事視頻截圖
軍事研究員蘭順正表示,“‘喀山’號的服役意味著885型攻擊核潛艇的最新改進型號——885M已經定型,進入量產階段,全面取代‘奧斯卡’級和‘阿庫拉’級這兩種攻擊型核潛艇的時代已經到來。”
屆時,885M型將與“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并肩作戰,成為俄未來海基核力量的中流砥柱。
對標美“弗吉尼亞”級,主打多用途
對于這型俄羅斯海軍最先進的攻擊核潛艇,美國海軍一直保持著高度關注。
據稱,美國海軍系統司令部項目執行官戴夫·約翰遜甚至將一個885型核潛艇首艇“北德文斯克”號的模型放置在自己的辦公桌上,以便時時提醒自己。
記者了解到,885型是當年蘇聯為了對標美國海軍“海狼”級攻擊核潛艇,專門研制的第四代攻擊型核潛艇。但就當其首艇“北德文斯克”號準備建造的時候,蘇聯解體。隨后,俄羅斯繼承蘇聯衣缽,繼續了“北德文斯克”號的建造。1993年12月,“北德文斯克”號鋪設龍骨。但由于資金短缺,這艘潛艇的建造可謂是一波三折。一直到2012年年底該潛艇才正式加入俄羅斯海軍。此時,距其開工已經過去近20年。
“可以猜測,由于歷時太久,該潛艇的許多設計已經落伍。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北德文斯克’號試驗性意義更大。因此,從2號艇‘喀山’號開始,俄羅斯在885型的基礎上研發出了改進型885M。”蘭順正說。
他介紹,885M型攻擊核潛艇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多用途,冷戰期間美蘇兩國爭奪的是水下制海權,因此其核潛艇的主攻方向就是反潛等水下任務。冷戰結束后,俄羅斯囿于經費緊張,也將水下平臺執行多種任務的能力進行了拓展。作為俄羅斯最新的攻擊核潛艇,885M型核潛艇不僅能反潛、反艦、對陸攻擊、特種作戰,還能實施一定的戰略打擊任務。作為885型的最新改進型號,885M型最突出的就是具備了對陸攻擊能力,增強了反艦能力。此前,它已完成了“鋯石”高超音速反艦導彈的試射任務。
“由于冷戰已經結束,加上美國已推出‘海狼’級的后續艇‘弗吉尼亞’級,因此885M型的對標對象也變為了‘弗吉尼亞’級,主打多功能和多用途。當然,由于885M型是在885型平臺上進行的升級改進,其噸位要超出‘弗吉尼亞’級差不多6000噸,水下航速和潛深也有所超過。”蘭順正說。
資料圖。央視軍事視頻截圖
攻擊力強,將與“北風之神”同組“水下狼群”
885M型在設計上有諸多區別于前輩的地方。比如,885M型結合了雙殼艇堅固、浮力大和單殼艇噪音小、隱身性能好的優勢,是俄羅斯第一型采用單雙混合殼體技術建造的攻擊核潛艇。
有專家指出,885M型零部件已經全面實現了國產化,可以不依賴國外的建造體制,其搭載的儀器和設備也更換了更加先進的新型裝置。
“雖然其噸位相較885型有所降低,但885M型的噪音更低、火力更猛、指揮自動化程度更高。”蘭順正說。
由于噸位與巡洋艦相當,885M型也被“水下核巡洋艦”。而俄羅斯海軍高官也表示,它將成為艦隊中最具攻擊力的潛艇。
蘭順正介紹,885型核潛艇裝備有8具三聯裝導彈垂直發射裝置,幾乎能夠發射俄海軍武器庫中所有潛射巡航導彈和火箭助推魚雷。每艘潛艇可攜帶32枚“口徑”巡航導彈或24枚P-800“縞瑪瑙”巡航導彈。而885M型又增加了2具,變為10具三聯裝導彈垂直發射裝置,可發射導彈數量更多。未來885M型還將裝備“鋯石”高超聲速反艦導彈,用來穿透對手的防御系統。
特別是,由于潛深超過600米、安靜性能好,885M型不僅可以有效應對美國在太平洋布滿的海底偵測網,還可以從北極海域進行突防。
目前,俄羅斯海軍最先進的核動力潛艇有885M型“白蠟樹-M”級攻擊核潛艇,和955型“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這兩型潛艇將構成俄羅斯海軍的“水下狼群”。
相關專家表示,885M型核潛艇主要用于反艦、反潛、布雷、護航和對岸攻擊,以及在必要時換裝核彈頭進行核打擊任務,因此是俄羅斯未來遠洋作戰的中流砥柱。而“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是俄羅斯重塑大國形象的有力保障。因此,885M型核潛艇主要用于戰區戰役級規模的戰役戰斗準備,適當增強核打擊能力,而“北風之神”級則是“三位一體”核威懾力量重要組成部分,維系著俄美核威懾和打擊的戰略平衡。
租賃期結束 印度核動力攻擊潛艇返回俄羅斯
俄媒:俄計劃打造新航母,但“問題一籮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