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政府基本決定將福島核污水排入大海一事引發強烈關注,據日本共同社10日報道,國際原子能機構方面目前參與監督作業的可能性增大。
報道稱,日本政府正在討論利用充分稀釋后排入大海的方法,處理核廢水中含有技術上無法去除的放射性物質“氚”,但未能消除漁業人員和周邊國家的擔憂。上月23日,日本經濟產業相梶山弘志在與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干事格羅西會談后表示,他已要求國際原子能機構在核污水處置開始后,繼續參與包括確認實施情況、監督放射性物質監測的精度等。格羅西去年12月也曾透露,關于處理核污水一事,若日方提出要求,國際原子能機構愿意立即派遣國際監督團。
東京電力公司此前表示,經過處理,核廢水當中的絕大部分放射性元素都可以清除,但是“氚”沒有辦法清除。他們會把廢水里氚的濃度稀釋到日本國家標準的1/40,不會對海洋造成污染。但此前媒體披露,即使經過處理,污水中也不可能只含有“氚”,里面還有碳14、鈷60、鍶90等放射性物質殘留。
含有放射性物質的污水一旦被排入大海會造成什么影響呢? 首先,日本太平洋沿岸海域將受到影響,特別是福島縣周邊局部水域,之后污水還會污染東海。一家來自德國的海洋科學研究機構的計算結果顯示,從排放之日起,57天內放射性物質就將擴散至太平洋大半區域,3年后美國和加拿大就將遭到核污染影響。
日本再為排放核污水入海開脫:否認有害、避談賠償
日本福島核廢水再次“意外泄漏”,核廢水處理為何這么難?
出動100多艘漁船 韓團體示威反對日核污水排海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