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放療:質子比X光副作用更少但同樣有效
美國研究人員近日在《JAMA腫瘤學》上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對于癌癥治療來說,質子治療和目前的標準光子治療——X射線放療相比,療效相似,但副作用更少。
該研究由美國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和賓夕法尼亞大學佩雷爾曼醫學院研究人員聯合進行,對質子治療與光子治療的效果和副作用情況進行了對比。有1483名非轉移性、局部晚期癌癥患者參與了該項研究。這些患者都接受了同步放化療,其中391名患者接受了質子治療,1092名患者接受X射線放療。
研究人員發現,在治療期間,兩組患者在生存率和癌癥控制方面無明顯差異,質子治療組一年的總體生存率為83%,而X射線治療組為81%。但兩種療法的副作用差異十分明顯:在90天內,質子治療組中有45名患者(11.5%)出現了嚴重的副作用癥狀,而X射線治療組有301名患者(27.6%)在同一時期出現了嚴重副作用癥狀。這種差異還是在質子治療組患者平均年齡更大且存在更多醫療問題情況下出現的。研究人員稱,剔除這些差異因素影響,接受質子治療的患者在90天內出現嚴重副作用癥狀的風險要比接受X射線治療的患者低三分之二。
質子和X射線這兩種放射療法均已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的批準,用于癌癥治療。X射線束由光子組成,可以直接穿過人體,其會在穿過健康組織時產生嚴重副作用。而質子則是相對重的帶正電粒子,其會在擊中目標后停止,從而降低對健康組織造成損害的機率。
研究人員表示,同步放化療是許多癌癥的標準治療方法,新研究表明,質子治療結合同步化療,可達到與常規X射線放療相似的腫瘤控制效果,但副作用更少。這一發現可能會促使放射腫瘤學家設計新的臨床試驗,以研究通過增加質子放射劑量提高療效的可行性。同時該發現也為老年癌癥患者獲取其可耐受的治療手段提供了更好選項。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發展,這一點更顯重要。
推薦閱讀
科學史上許多革命性的突破與發明常常充滿著神奇的偶然性,核磁共振(MRI)的發明就是有趣的一個例子。近十年來核醫學領域因PET MRI不斷裝機應用于臨床,為學科保持領先創造了奇跡。我們核醫學界對PET的發明發展應用熟稔在心,但對于MRI的發展歷史、特別是早期發展歷史,了解甚少。
2021-06-14
5月30日,中國科學院第二十次院士大會舉行學部第七屆學術年會全體院士學術報告會。中國科學院院士、光學專家李儒新發表了題為《高功率激光與高能粒子加速器融合前景廣闊》的演講,闡述了高功率激光和高能粒子加速器兩個不同的學科領域近年來相互促進交叉研究發展的有關情況。
2021-06-02
29日,日本《朝日新聞》發布了對美國前國防部長威廉·佩里的專訪內容。該專訪圍繞美國國防和核武器話題展開,佩里在受訪時表示,就目前的國際局勢來看,發生核戰爭或者核事故的可能性比冷戰時期還要高。
2021-06-01
NEA總干事麥格伍德評論道:“如果核工業錯過這場數字創新,那核能的未來將遭遇重大損失。”
2021-05-14
烏克蘭國家核監管檢查局委員會成員、核能問題專家奧莉加·科沙爾娜婭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指出,日本政府將福島第一核電站上百萬噸核污染水排入大海的決定堪稱“野蠻”行為,核污染水中的放射性物質將威脅人類健康。
2021-04-27
閱讀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