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盛頓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最近發表的一項研究中,使用X射線顯微技術測量了電子束熔融(PBF-EB)粉末床熔融制得的Ti6Al4V的孔隙率,該過程在一系列30個構建周期(累積構建時間約480小時)中進行了測量-檢查計算機斷層掃描(CT)。研究表明,AM粉末最多可重復使用30次,而不會顯著增加孔隙率。
粉末的重復利用已成為金屬增材制造(AM)工業化的關鍵問題。另外,部件的孔隙率是金屬可靠性和損傷耐受性的關鍵因素。然而,粉末回收對金屬孔隙率的貢獻很少受到關注。
研究檢查了孔的體積分數(即孔隙度)以及孔的大小,形狀和空間分布。最重要的是,可以識別出源自氣體霧化粉末的孔,以及由于熔池未完全融化而導致的孔。盡管隨著粉末的重復使用,孔徑分布略有下降,但平均總體積孔隙率為0.10±0.02%,并且隨著重復使用的增加沒有明顯變化。
基于果蔬原料的食品3D打印技術及其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