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海外變異病毒毒株出現(xiàn)、疫情二次爆發(fā),國內各地也零星出現(xiàn)由凍品輸入引發(fā)的疫情感染事件。23日,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介紹,新冠病毒喜歡低溫環(huán)境,溫度越低,存活時間越長。進入冬季以后,空運、陸運、海運所有國際運輸都類似于冷鏈系統(tǒng),可能成為病毒載體。再加上國際疫情加劇,境外通過貨物造成感染的風險明顯增加。
在夏季,專家就認為新冠病毒不分冬夏,實際上病毒在夏天流行,冬季會更加嚴重。目前全球疫情形勢顯示,全球每日報告數(shù)經(jīng)常突破每天60萬例,過去11個月多次創(chuàng)造了紀錄。這幾次國內出現(xiàn)了零星病例,都表明新冠病毒不停敲打國門,冬季國內面臨著“大考”。
自12月15日大連市在對冷鏈從業(yè)人員定期例行核酸檢測中發(fā)現(xiàn)4例本土新冠肺炎無癥狀感染者后,截至12月27日24時,大連市已累計報告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33例。今日,大連疫情防控總指揮部發(fā)布通知,要求所有進口與內貿(mào)冷鏈食品集裝箱、散貨從大連港口碼頭提出前,貨主或其代理需通過線上委托的方式向消殺處理公司進行消殺委托。
同時,嚴格實行首站定點冷庫管理制度,據(jù)介紹,凡是經(jīng)大連各港口碼頭提柜離港及從其他城市口岸入關轉運大連的進口冷鏈食品,必須首先進入劃定的首站定點冷庫進行集中消殺、集中檢測、集中監(jiān)管,“批批檢測、件件消毒”后方可出庫。
目前,大連理工大學、中消天盾等離子科技(大連)有限公司緊急發(fā)布了全國首個低溫等離子消殺技術及設備。
上周,中核集團微信公眾號也發(fā)布消息稱,前期中核集團團隊已開展冷鏈食品中新冠病毒滅活模擬工藝研究,模擬實驗表明較低的輻射吸收劑量就可以達到滅活效果,且對食品安全不構成影響,根據(jù)研究初步結果,輻照技術有望用于進口食品新冠病毒消殺的工業(yè)化應用。中核集團旗下共有3家A股上市公司,按總市值排序依次是中國核電、中核科技、東方鋯業(yè)。
另外,上市公司中廣核技也在互動平臺回應投資者提問稱,正在做冷鏈食品外包裝輻照消殺新冠病毒的相關實驗并進行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