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核集團黨組成員、副總經理馬文軍出席活動。交船儀式上,中核環保黨委書記、董事長吳秀江代表集團公司表示,該船舶的研制成功,將有效提高我國的乏燃料運輸能力、物流保障水平。中核集團將與各有關單位共同努力,為保障國家安全和核能可持續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該乏燃料運輸專用船采用了雙底雙殼船體,設有多道水密橫向艙壁、舷側防撞加強結構;在動力方面,采用了雙主機、雙螺旋槳、雙舵機、雙獨立機艙的冗余設置;在輻射防護方面,采用了重混凝土、聚乙烯、淡水屏蔽艙相結合的設計。此外船舶還設置了大容量的貨艙獨立冷卻系統、多通道的復合通訊系統、先進可靠的入侵探測和安保系統。
在集團公司的統一領導和中核環保的具體指導下,中核清原充分調研我國核電站自備碼頭技術條件,與相關單位積極配合,共同推進研究制定專用船舶技術要求,科學合理設計適用于我國乏燃料海運的專用船舶,組建乏燃料海運平臺,共同承擔乏燃料運輸船舶配置和運營組織工作。2019年9月25日船舶點火開工,2020年6月15日船舶下水,2020年11月26日完成海試,經受住了新冠疫情和長江汛情的雙重考驗,一個個重大節點都圓滿完成。
據了解,INF規則由聯合國國際海事組織(IMO)制定。INF3級是國際上安全等級最高的運送放射性物品的船舶,適用于載運核電站的各種乏燃料組件。《乏燃料運輸船舶法定檢驗規則》和《輻照核燃料運輸船檢驗指南》對船舶的破損穩性、船體結構、輪機、消防、應急電源、貨艙溫度控制貨物系固布置、輻射防護與監測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租賃期結束 印度核動力攻擊潛艇返回俄羅斯
俄媒:俄計劃打造新航母,但“問題一籮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