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技術應用在中國
中國,北京——中國擁有世界19%的人口,但只有7%的可耕地面積,所面臨的難題是如何在保護自然資源的同時養活不斷增長和日益富裕的人口。在過去的幾十年里,中國的農業科學家越來越多地在作物生產中使用核技術和同位素技術。通過與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和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合作,他們正在幫助亞洲及其他地區的專家利用輻射誘變技術培育作物新品種。
在許多國家,核農學研究是在獨立于國家農業科研機構之外的核能機構進行的,但中國將核技術應用納入中國農業科學院(CAAS)和省級農業科學院的研究工作中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確保核農學技術在農業中的快速應用。
中國目前第二大小麥推廣品種魯原502是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與山東省農業科學研究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合作,利用空間誘變育種技術(見空間誘變育種)育成的。作物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劉錄祥研究員說,魯原502的單產比區試對照品種提高了11%,節水耐旱性、抗倒性和抗病性更強。其累積種植面積已超過360萬公頃,幾乎和瑞士一樣大。劉錄祥說,這是他們近年來育成的11個耐鹽、抗旱、高產、優質小麥突變新品種之一。
聯合國糧農組織/國際原子能機構核技術糧農應用聯合司(FAO/IAEA)植物遺傳育種科科長Sobhana Sivasankar說,中國通過與IAEA和FAO的密切合作,在過去的60多年里,已經育成并審定了1000多個植物突變新品種,中國所育成的突變品種數量目前占FAO/IAEA全球育成突變品種數據庫中列出的突變品種的四分之一多。她補充說,該研究所建立的新的突變誘導和高通量突變選擇方法是世界各地研究人員的一個典范。
該研究所使用地面模擬高能重離子束、宇宙射線和伽瑪射線以及化學誘變劑等來誘導各種作物的突變,包括小麥,水稻,玉米,大豆和蔬菜等。“核技術育種是我們工作的核心,已全面用于植物新品種的選育,以促進保障糧食安全,”劉錄祥說。
多年來,該研究所也成為IAEA技術合作項目的主要貢獻者,來自30多個國家的150多名植物育種工作者參加了由該所承辦的誘變技術培訓班,并從中國農業科學院的獎學金中受益。
印尼國家原子能研究機構(BATA)同位素與輻射應用中心主任Totti Tjiptosumirat說,印尼國家原子能機構正在尋求與CAAS在植物誘變育種領域的合作,印尼研究人員期望學習中國植物誘變育種成功經驗。他說:“積極宣傳和推廣中國在植物誘變育種領域的經驗,將惠及亞洲各國的農業研究。”
從食品安全到真實性
CAAS的其它幾個研究所將核技術和同位素技術應用在其研究和推廣工作中,并參加了IAEA的多個技術合作及合同項目的研究。中國農科院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開發了一種利用同位素分析檢測假蜂蜜的方法。該所負責這項研究工作的陳剛研究員說,據估計,中國銷售的大量蜂蜜產品都是在實驗室合成的,而不是蜂箱里的蜜蜂生產的,,因此這種同位素檢測方法是打擊假蜂蜜的重要工具。陳剛補充說,他們還有一個正在執行的項目,就是利用穩定同位素進行牛肉的產地溯源。
該研究所使用同位素技術測試并驗證牛奶和乳制品的安全性和真實性——這項工作是IAEA 2013至2018年技術合作項目的成果。“經過幾年的支持,我們現在完全能自行檢測,“陳剛先生說。
提高營養效率
CAAS的多個研究所利用穩定同位素研究動物營養物質的吸收、轉移和代謝,其結果用于改進飼料成分和飼喂時間表。同位素示蹤比傳統分析方法具有更高的靈敏度,這點在研究微量營養素,維生素,激素和藥物的吸收時尤其有利,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研究員卜登攀說。
雖然中國已經完善了許多核技術的利用,但在一些領域,正在尋求IAEA和FAO的支持:中國的乳制品行業受到奶牛蛋白質吸收率低的困擾。動物飼料中僅有不到一半的蛋白質被反芻動物使用,其余的則以糞便和尿液形式排出。“這對農民來說是浪費,并且糞便中的高氮含量會污染環境,”卜登攀說。使用同位素追蹤氮從飼料到動物整個代謝過程,將有助于改良飼料成分以提高氮利用率。這一點尤其重要,因為乳制品消費量目前占全球人均消費量的三分之一,并且保持持續上升勢頭。“我們正在通過IAEA和FAO尋找國際專家,以幫助我們解決這一問題。”
推薦閱讀
科學史上許多革命性的突破與發明常常充滿著神奇的偶然性,核磁共振(MRI)的發明就是有趣的一個例子。近十年來核醫學領域因PET MRI不斷裝機應用于臨床,為學科保持領先創造了奇跡。我們核醫學界對PET的發明發展應用熟稔在心,但對于MRI的發展歷史、特別是早期發展歷史,了解甚少。
2021-06-14
5月30日,中國科學院第二十次院士大會舉行學部第七屆學術年會全體院士學術報告會。中國科學院院士、光學專家李儒新發表了題為《高功率激光與高能粒子加速器融合前景廣闊》的演講,闡述了高功率激光和高能粒子加速器兩個不同的學科領域近年來相互促進交叉研究發展的有關情況。
2021-06-02
29日,日本《朝日新聞》發布了對美國前國防部長威廉·佩里的專訪內容。該專訪圍繞美國國防和核武器話題展開,佩里在受訪時表示,就目前的國際局勢來看,發生核戰爭或者核事故的可能性比冷戰時期還要高。
2021-06-01
NEA總干事麥格伍德評論道:“如果核工業錯過這場數字創新,那核能的未來將遭遇重大損失。”
2021-05-14
烏克蘭國家核監管檢查局委員會成員、核能問題專家奧莉加·科沙爾娜婭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指出,日本政府將福島第一核電站上百萬噸核污染水排入大海的決定堪稱“野蠻”行為,核污染水中的放射性物質將威脅人類健康。
2021-04-27
閱讀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