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新的研究揭示了核戰爭可能對全世界野生捕獲的海鮮造成的損害,從鮭魚和金槍魚到雞尾酒中的蝦。
一個國際科學家小組報告說,這種沖突的后果可能對全球糧食安全造成重大壓力。該組織估計,核戰爭可能使漁船能夠在全球范圍內進口的海鮮數量減少多達30%。
研究合著者妮可·洛文杜斯基(Nicole Lovenduski)說,換句話說,這些影響可能會與氣候變化對全球漁業造成的損失相媲美。
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大氣與海洋科學系副教授洛文杜斯基說:“這與本世紀末將會發生的事情相似,并且已經令人擔憂。”
研究人員今天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發表了他們的發現。這項工作是羅格斯大學CU Boulder教授Brian Toon和Alan Robock領導的一項多年項目的一部分,目的是研究潛在核戰爭的全球成本。新研究的主要作者金·謝勒說,該團隊的最新發現帶有罕見的一線希望。
通過今天的一些計劃和適當的管理,即使在發生核戰爭的情況下,人類也可以幫助保持漁業的生產力-潛在地使這些重要的食物來源能夠彌補陸地上作物的損失。對于西班牙巴塞羅那自治大學的研究生Scherrer來說,這是一個警鐘。
她說:“這是我們技術如何使我們有能力影響海洋以及如何對我們造成沖擊的極端例子。”
黑暗的天空
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AntónioGuterres)宣布“世界繼續生活在核災難的陰影中”僅幾周后,該小組的調查結果發布了。
Toon和Robock團隊先前的研究表明,即使是相對較小的核爆燃,也可能將大量的黑煙塵散布到地球大氣中。在那里,碎片會導致地球變得更黑,更冷。反過來,農民可能很難種玉米,小麥和大米等重要作物。
“如果我們在陸地上沒有糧食,那么海洋中是否會有足夠的糧食來養活世界人口?” CU Boulder的北極和高山研究所(INSTAAR)的Lovenduski說。
她和她的同事們想找出答案。為了計算數字,研究小組首先使用復雜的計算機模擬來估算大規模核戰爭如何影響洛文杜斯基所說的“海洋中其他所有人都吃的東西”。
這意味著浮游生物或浮游生物,從單細胞藻類到磷蝦等微小的甲殼類動物。像玉米植物一樣,許多這些生物都需要陽光才能生長。
她說:“由于到達海洋表面的陽光減少了很多,浮游生物的生長也減少了。”研究小組發現,全面的核爆炸,例如美國和俄羅斯之間的戰斗,可能會使全球浮游生物的增長減少近40%。
清空海洋
結果很多魚可能會餓。但是漁業科學家謝勒說,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可能取決于人們。
如果人類在發生這種全球變化的事件后能像往常一樣捕魚,那么在核戰爭后的十年中,野生捕撈魚類的數量可能會下降3-30%,這取決于嚴重程度。每年可能損失數千萬噸海鮮。
但是這些損失并非不可避免。由于過度開發,氣候變化和其他因素,世界上許多漁業已經陷入困境。但是,如果所有資源都得到可持續管理,它們將成為更加可靠的食物來源。這樣健康的漁業甚至可以替代人類在關鍵的幾年內從陸地動物身上獲得的大約40%的蛋白質。
謝勒說:“這些數字如此之大,令我感到驚訝。” “有效管理世界漁業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但這表明,除所有其他好處外,強有力的管理還有助于緩解全球糧食危機。”
鑒于世界正處于另一種災難之中:冠狀病毒大流行,該團隊的發現對研究人員而言具有更多意義。Lovenduski記得三月份在雜貨店里逛時看到完全空的貨架。
拉文杜斯基說:“生活在那個世界真是太可怕了。” “這使我想知道我們是否準備為像核戰爭這樣的全球社會災難做好準備。我認為答案是'不'。”
美國前防長佩里:目前發生核戰爭或核事故可能性比冷戰時期還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