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能物理研究所核技術與應用系主任魏存峰與邁克爾·班克斯(Michael Banks)談了粒子物理學與醫學應用之間的緊密聯系。
物理學家魏存峰(Cunfeng Wei)自2002年開始博士學位以來,一直在北京高能物理研究所工作。
您在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IHEP)的主要研究領域是什么?
我的興趣集中在輻射成像及其在醫學物理學和工業中的應用。這包括X射線和伽馬射線探測器的設計,成像算法以及系統開發。
您是如何進入醫學影像的?
對于我的博士,我曾在IHEP的北京電子正對撞機上工作,這為我提供了進行正電子an滅的輻射測量的經驗。2006年畢業時,我開始研究放射成像技術,例如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PET),單光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掃描(SPECT)和計算機斷層掃描(CT)。自2008年以來,在IHEP核技術和應用部門進行的輻射成像技術研究已在PET和SPECT檢測器開發方面取得了許多突破。在IHEP的大型科學設施建設期間,此類工作尤其受益于電子技術和檢測技術的發展。
你有例子嗎?
隨著中國醫學影像市場的快速發展,我們的團隊已與公司合作開發諸如專用乳腺PET(PEMi)掃描儀之類的設備。現在,我們已經完成了500多次臨床測試,并于2015年獲得了中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認證。現在,它已用于臨床環境中的早期乳腺癌診斷-這是提高乳腺癌生存率的重要補充。
IHEP的技術轉讓有多重要?
這非常重要。在IHEP的戰略前景中,技術轉讓與建設大型科學設施和基礎科學研究一樣重要。IHEP中的大多數研究中心都在某種程度上參與了技術轉讓,IHEP還設立了專門的技術轉讓辦公室和衍生公司。
IHEP的每個大型科學機構都導致了多種學科和技術的發展。
IHEP從研究中汲取了哪些技術?
已成功轉讓的主要技術是加速器和醫學成像技術,例如PEMi掃描儀。隨著IHEP生產大型加速器及其核心組件,我們還開發了用于食品和醫療設備滅菌的大功率電子輻照加速器。這些加速器已經安裝在煙臺,武漢,天津和中國其他地區。
IHEP的許多技術似乎都適合醫療應用。為什么是這樣?
IHEP的主要技術是加速器,核檢測和核電子技術,這正是核醫學,放射療法和醫學診斷所需的技術類型。國家資助項目為醫學物理學的這些領域提供了支持,我們在這一領域與許多公司合作。
您將來會看到什么樣的創新?
有了先進的探測器和電子技術,我們看到諸如高分辨率(即小于100皮秒)的飛行時間PET技術的發展,可以提高圖像的分辨率并減少對患者的輻射劑量。醫療應用的另一個方面是“靜態光譜” CT掃描儀,它也可以進行高分辨率成像。另外,診斷和治療的整合,特別是在精密顆粒療法中,是我未來看到的另一項發展。
您是否與其他國家/地區合作進行技術轉讓?
尚未,但國際合作是我們有興趣發展的一個方面。
在物理世界中國簡報現在出
中國設計了一個100公里的對撞機,您在計劃該項目時是否設想過類似地強調技術轉讓?
IHEP的每個大型科學機構都導致了多種學科和技術的發展。例如,像素探測器技術幾乎涉及每個科學項目,因此,隨著我們的發展,我們將在該領域積累更多的技術知識。結合對探測器開發的關注與醫學成像設備的結合,我們計劃通過開發先進的傳感芯片并將其用于下一代CT和SPECT掃描儀中,專注于像素型半導體探測器技術。
COVID-19是否影響了您的研究?
COVID-19并未對我們的實驗室產生任何實際影響,并且在大流行期間我們繼續進行研究。
美國前防長佩里:目前發生核戰爭或核事故可能性比冷戰時期還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