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大多數人來說,計算機斷層掃描(CT)是診斷X射線測試的常用醫學術語。但是,CT掃描的使用已經遠遠超出了醫學領域。CT X射線掃描,還可以可視化許多固體材料中結構的內部特征,包括其形狀,大小和紋理。
通常會拍攝一張X射線照片,以觀察物體,最終得到的圖像是材料密度的平均值-將3D物體展平為2D。但是,CT掃描涉及圍繞對象旋轉拍攝的一系列X射線照片,然后可以將其用于生成3D圖像。
傳統的CT通常會掃描較大的區域,因此由于X射線檢測器上像素數量的限制,分辨率限制在1毫米左右。但是,通過掃描較小的區域,微型CT掃描儀可以提供更高的分辨率-大約高出1000倍(1微米)。通常需要這種細節水平來對小型復雜結構進行成像,從而使研究人員能夠在各個領域做出重要發現。
鑒于微型CT的重要且多樣化的應用,研究人員大力推動開發改進的設備以對樣品成像。Proto最近與滑鐵盧大學的附屬公司KA Imaging合作開發了inCiTe微型CT掃描儀,該掃描儀可以連續拍攝圖像,而X射線會撞擊到旋轉的樣品上。
該系統是第一臺具有KA Imaging獨特的高空間分辨率非晶硒(a-Se)檢測器的商用CT掃描儀。緊湊的臺式設計使其無需大量空間即可執行微型CT掃描。此外,a-Se檢測器的像素尺寸為8微米,比典型的基于Si的平板要小得多。該檢測器允許將X射線光子直接轉換為電荷。這種直接轉換與高檢測量子效率(DQE)相結合,可在低通量和高能量下實現高效成像,從而使inCiTe成為一臺用途非常廣泛的機器。
由于檢測器的像素尺寸較小,因此該系統具有相襯成像的附加優勢,可用于研究常規X射線成像無法觀察到的材料。例如,柔軟的生物組織和聚合物通常吸收較差;但是,當X射線穿過這些材料時,它也會被折射。
當X射線波與物質相互作用并減慢速度時,就會發生折射。由于波的頻率始終保持不變,因此波長必須減小,因此相對于原始波進入介質之前的原始波會發生相移(波峰位置的偏移)。離開物體后,折射的(相移的)X射線可能開始相互干擾,并且當給出足夠長的傳播距離時,可以在X射線檢測器上觀察到干擾效應。
當折射率突然變化時(例如在材料的邊界和邊緣發現),相襯成像的效果最為明顯。相移效應通常比吸收效應強100到1000倍,從而提高了通常具有弱X射線吸收的樣品的可見性。但是,干擾效應發生在非常小的距離上,因此需要高分辨率的檢測器才能觀察到這種邊緣增強。
使用inCiTe系統,可以以高對比度可視化組織,例如在下面顯示的鼠標膝蓋中(圖1),從而可以詳細檢查軟骨。下圖(圖2)所示的復合材料是一塊Kevlar。借助相襯成像,可以在材料中看到尺寸為10-20μm的單個纖維。下面的第三張CT圖像(圖3)是一個LED。借助相襯功能,可以識別其襯底層,并且借助系統的高分辨率檢測器,可以清晰地看到引線鍵合的形狀。
圖1.鼠標膝蓋軟骨的高對比度圖像
圖2.芳綸纖維
圖3. LED的基板層
該系統是理想的,用于分析精細結構中的材料,如聚合物復合材料和生物材料,但可以在各種領域和應用中,包括非破壞性測試(NDT),電子,添加制造,地質和農業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