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核核技術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廣核技),是入圍國務院國資委國企改革2018-2020年“雙百行動”(分別選取百戶中央企業子企業和百家地方國有骨干企業推進綜合改革,打造改革尖兵)的企業之一。
1月14日下午,從中國廣核集團(簡稱中廣核)2019年度媒體見面會暨改革創新成果通報會上獲悉,目前,中廣核技編制的雙百綜合改革方案,已經上報國務院國資委備案。
中廣核核技術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新聞發言人馮毅對經濟觀察網記者表示,截至2018年12月底,公司已成立“雙百行動”領導小組,下設工作小組,推進落實五大重點改革領域的改革舉措。
具體來看,在高端業務布局方面,該企業已經編制完成三年規劃,明確核醫療、核儀器儀表等高端業務發展路徑,同時推進設立核技術應用產業發展基金,制定初步方案。
在治理管控方面,按照做實董事會的總體要求,加大董事會授權和經理層授權,梳理形成減少前置審議事項和職能管控事項清單,編制《公司綜合監督管理制度》方案,形成對子公司的大監督機制,并在2019年運作。
馮毅表示,在能力建設方面,該企業將優化公司組織機構,推進市場化經營人才、子公司財務總監和科技研發人才等三類人才建設。在中長期激勵約束機制方面,正編制股權激勵方案和項目跟投機制設計方案,以實現高管持股和民營股東的二次創業和利益捆綁。
目前,在入圍“雙百行動”后,該公司電子束治理三廢技術實現了大規模商業化應用。
中廣核技在2017年電子束處理三廢技術工程示范項目成功的基礎上,2018年繼續推進產業化進程,實現項目商業化進展。例如,在廣東江門建設目前同類技術全球最大單體項目,7臺加速器聯機處理工業廢水,處理能力每天超過3萬噸,標志著電子束處理工業三廢技術首次邁進大規模商業化應用階段。再如,促進頒布實施全球首個《電子束處理印染和造紙工業廢水技術規范》,填補了該領域國際標準空白。此外,在新疆建設中國首個電子束無害化處理抗生素菌渣工程示范項目,開辟了無害化處理抗生素菌渣的新途徑。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中廣核技,入圍國務院國資委“雙百行動”名錄的,還有中廣核核電運營有限公司、中廣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在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深改辦主任、戰略規劃部總經理方春法看來,關于國企改革“雙百”行動,主要是在央企二級成員公司層面打造一批改革尖兵,發揮突破帶動作用,打通改革“最后一公里”。集團入選的三家企業在改革舉措上各有側重。核電運營公司要推動“三能”改革落地,真正實現“能上能下、能高能低、能進能出”。研究院要進一步完善科研管理體制機制,多措并舉加強對科研人員的激勵約束,提升科研工作效率,激發內部動力活力。核技術公司要強化總部能力建設,通過公司治理加強對成員公司的管控,建立管理團隊利益風險捆綁機制,實現與社會資本融合發展。
超過2500萬英鎊投資于威爾士國家醫療服務體系的診斷設備
美國能源部將提供 200 萬美元用于加速評估用于臨床前和臨床醫學試驗的新型醫學相關同位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