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堆是用于教學、培訓、研發、醫藥和工業用放射性同位素生產以及許多其他應用的寶貴工具。迄今為止,全球已經建造了800多個研究反應堆,在54個國家/地區約有240個反應堆在正在繼續運行。
許多研究用反應堆沒有得到充分利用,因此有必要制定在國家、區域和國際一級有效利用它們的戰略。最近完成的國際原子能機構協調研究項目“開發中子活化分析常規自動化綜合方法”的目的是通過自動化提高中子活化分析(NAA)的能力來促進研究堆的可持續利用。
NAA活動的增加,特別是針對可能已經參與教育和培訓活動的中小型研究堆的活動,增加了從事中子束研究或放射性同位素生產和商業服務的機會。
加入CRP的有18個會員國,從擁有成熟設備的實驗室到新加入者。例如,主要目的是提高參與者的NAA實驗室的分析能力,以提高其照射樣品的速度。與會者集中于輻射設施,自動樣品更換器及其與伽馬射線光譜儀的集成以及集成數據管理的自動化的開發和實施。
國際原子能機構核物理科負責人達納斯·里迪卡斯(Danas Ridikas)表示:“ NAA實驗室可以利用存在大量待分析樣品的應用領域,例如環境研究,形成考古學或法醫學的數據庫,從而提高生產力。” “提高生產率的一個關鍵因素是能夠在所需的周轉時間內分析越來越多的樣品的能力。只有從接收樣品到發布分析報告的過程的所有組成部分都實現自動化,才能實現這一目標。”
完成CRP后,參與者通過比較CRP前后的相關狀態,反思了自己的成就對自己實驗室的影響。指出了幾個關鍵成果。
在自動輻照設施上工作的實驗室報告說,其輻照量增加了CRP之前的1.5到4倍;
從事自動進樣器操作的實驗室報告說,其樣品計數能力從CRP之前的1.5到3倍不等。
實驗室報告稱,通過數據管理和質量保證的自動化分析的樣品數量增加了,至CRP之前的能力的1.6到3倍;
實驗室表示,NAA中有關自動化的共享信息以及此CRP期間的網絡使他們能夠在CRP完成后繼續進行進一步的自動化。
在CRP期間開發的軟件可提高分析效率,并節省時間,從每周1天到每年2-4個月不等。
一些實驗室報告說,由于在某些過程中消除了人為錯誤,而在其他過程中卻提高了準確性,例如輻照和測量時間以及樣品轉移時間,從而提高了分析質量。
因此,國際原子能機構發布了TECDOC “中子活化分析常規自動化綜合方法的開發-一項協調研究項目的成果,IAEA-TECDOC-1839(2018年)” ,其中在該過程中產生了有關NAA自動化的信息。 CRP已公開發布。
IAEA還開發了有關NAA各個方面的電子學習課程 ,該課程 現已在IAEA網絡教育和培訓網絡學習平臺(CLP4NET)上在線提供,已有來自60個國家的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