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能機構與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糧農組織)合作,致力于利用核科學改善全球糧食安全。通過這種伙伴關系,利用核技術實施了植物育種計劃,從而使更多的農作物具有改善的特性。
糧農組織/國際原子能機構聯合司植物育種家和遺傳學家法特瑪·薩蘇(Fatma Sarsu)表示:“包括贊比亞在內的非洲大部分地區,高溫,干旱,蟲害和疾病阻礙了作物的生長,致使一些農民無法種植足夠的糧食。”糧食和農業核技術研究。“近年來干旱加劇,氣候變化的影響加劇了農民已經面臨的挑戰。通過植物育種發展改良的農作物品種是解決這一問題的一種方式。”
利用輻射開發的兩種豇豆品種,Lunkhwakwa和Lukusuzi,可以加快植物中產生基因變異的自然過程,現在正在培育繁殖,并預計將在今年11月將種子分發給800個農民進行種植。
贊比亞大學植物科學系講師Kalaluka Munyinda表示:“我們主要針對的是該國干旱地區的農民,這些農民近年來由于極端干燥的條件而難以種植足夠的食物。” “他們面臨的挑戰是我們應對突變育種需要解決的關鍵方面。但是由于這些品種也更能抵抗疾病,我們計劃最終也將它們種植在降雨多的地區,在該地區農民將面臨更多因疾病造成的產量損失問題。”
為了滿足農民對所需作物特性的需求,位于奧地利塞伯斯多夫的糧農組織/國際原子能機構農業和生物技術實驗室的科學家對當地品種的種子進行了伽馬射線輻照,從而誘導了基因組成的變化。此后,將輻照過的種子送回贊比亞,然后將它們種植在試驗田中,以在當地條件下觀察其特性。在測試過程中,農民與科學家們一起選擇改良的植物。
預計該項目將提高糧食安全,并為農民增加收入。Munyinda表示:“在某些地方,新品種的產量比親本品種高出10%,這意味著農民不僅能夠種植更多的糧食,而且他們的收入也將增加。” “這些品種還更能耐受諸如枯萎病等疾病,這些疾病嚴重抑制了某些地區的單產。結果,我們期望在增加糧食供應和改善營養方面改善國家糧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