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核技術受各種因素的影響,一直沒能廣泛的運用到民用上,目前掌握核技術的幾個國家,只有少數幾個國家能夠熟練使用核技術,并將其運用到民用上,其他國家的核技術大多為軍用,民用核技術并不成熟。但是中船重工近日宣布了一則消息,關于HHP-25的項目取得了重要突破,在不久將要投入使用中。中船重工的這則消息引起了巨大關注,因為這是軍轉民技術的一大成功實踐,更是為我國建造大型核動力艦船奠定了基礎。
縱觀目前的幾大軍事強國,在核技術上的運用都顯得游刃有余,就比如橫跨歐亞大陸的俄羅斯,其領土海岸線面臨北極,當冬季時,海面都會大面積的結冰,如果沒有破冰船的幫助,想要在該海域通過的船舶都無法正常的行駛。但俄羅斯卻有一項獨門武器,即核動力破冰船。俄羅斯破冰船無論從數量上,還是質量上,在世界范圍內都是數一數二的,雖然俄羅斯的先進破冰船技術是由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的,但必須承認的是,俄羅斯將核技術運用到了極限的境地。因此核技術的使用更是考驗著一個軍事大國的硬實力。
而我國捷報頻頻的HHP-25是我國第一個海上核動力平臺,建成后主要為渤海地區的鉆井平臺供應電力,因為近年來我國在渤海地區頻頻發現大規模的油氣田,但是這些油氣田離海岸太遠,無法依靠海岸的電廠供電。但是目前的海上供電平臺所供應的電力,又無法滿足開采油氣田所需要的電力。所以中船重工基于此成立“HHP-25”項目,目的就是改善我國海上油氣田開采的困境。
而且核能不僅僅能夠滿足日常的需要,為海上油氣田開發平臺供應電力,還是一種比較環保的清潔能源,由此看來,“HHP-25”平臺完全能夠擔當起為海上油氣田開采平臺供電的重任。而且“HHP-25”平臺的靈活性也很好,在該平臺上還設置了直升機起降臺,讓直升機能夠在該平臺上任意起降。在“HHP-25”平臺使用的ASP100S一體化壓水堆更是將HHP-25的功率提高至34W馬力。要知道,美國“福特號”的最大馬力也只是28萬馬力,我國首次研制出的海上核動力平臺能夠達到這種功率還是可觀的。
另外,“HHP-25”平臺項目是典型的軍民工程,其目的不僅僅是解決我國海上鉆井平臺的供電,還要為我國創收外匯。據悉,這款海上核動力平臺估值20億,計劃將要建造20個,在滿足國內需求的前提下,將要出口到國外,這將極大推動我國的工業發展。雖然我國的核動力艦艇研發比較晚,但是隨著我國技術應用的成熟,相信會在國際市場上占據一定地位的,而這次的成功也標志我國在艦船核動力化上踏出重要一步。
而且我國目前迫切要發展核動力航母,雖然我國目前已經有航母,但是卻以蒸汽輪機作為動力,使用蒸汽輪機的體積太大,占據了航母內部太多空間,而且功率上也不如核動力。相較于美國的核動力航母,我們的航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這次的項目所考慮到的核燃料維持的工作時間、核動力系統的尺寸等現實問題,可以為我國建造核動力航母時提供一些借鑒。因為我國的“軍轉民”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相信我國今后在軍工技術民用化會獲得長足的發展,我國的民用核技術也會越來越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