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超聲分子束注入加料技術取得新進展
據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5月5日報道,我國對磁約束聚變領域的原創性貢獻——超聲分子束注入(SMBI)加料技術取得新進展,核西物院科研團隊首次對SMBI注入的超聲過程和束流特性開展了研究,該進展為提升SMBI注入器性能,研制磁約束聚變裝置先進加料技術提供了支撐。
超聲分子束注入加料是我院原創的聚變加料技術,已在國內外10余個聚變實驗裝置上得到應用,如我國的中國環流器一號(HL-1)、東方超環(EAST)、中美聯合托卡馬克(J-TEXT),以及法國的Tore-Supra、韓國的KSTAR等裝置,其為等離子體加料和物理研究提供了重要手段。
SMBI在技術上經過多年不斷創新,涌現了多項原創性技術成果,例如聚束注入器、摻雜分子束技術、液態束流技術、團簇技術等。據超聲分子束研究團隊稱,他們將繼續深化束流特性研究,為加料性能優化、裝置物理實驗和超聲分子束相關理論模擬提供支持,并為SMBI的推廣應用提供技術支撐。
推薦閱讀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食品溯源信息的關注日益增長,牛骨作為一種附加值極高的副產物,歷來存在溯源困難、管理混亂的現象。因此,鑒別牛骨產品的地理來源和品種具有重要意義。
2021-06-19
上海市兒童醫院是交通大學附屬的“三級甲等”綜合性兒童專科醫院,核醫學科位于住院樓地下一樓。采用GEDiscovery670ProSPECT/CT, 能夠采集核醫學影像以及CT融合影像,醫技人員經驗豐富,愿為廣大患兒提供優質服務。
2021-06-19
第59屆PTCOG(國際離子治療聯合會)年會期間,來自美國Beaumont醫院質子治療中心的Dr.XuanfengDing和Dr.RohanDeraniyagala帶來了題為《點掃描弧形質子治療(SPArc)》的主旨演講。
2021-06-19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工業工程系教授楊輝(Hui Yang)表示,增材制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設計靈活性和擴展功能,但不同生產機器的質量和工藝可能會有很大的不同。隨著航空航天、醫療保健和汽車行業的應用,以及大規模定制的潛力,增材制造需要質量管理。
2021-06-18
在日常生活中,“核”可謂是“遠在天邊,近在眼前”,醫院也許是距離我們最近的利用核技術的地方。核醫學在疾病診斷、治療和藥物研發領域廣泛應用,是精準醫療的重要基石,放射性藥物則是核醫學的靈魂,在分子診斷和精準醫學方面具有獨特優勢。
2021-06-18
閱讀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