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核技術網訊:核技術造福于民,還會廣泛應用于公共安全領域。目前,X射線、γ射線、中子等探測技術在航空、鐵路、海運、公路等客運和貨運安全檢查中早已不再鮮見。
近幾年發展起來的核磁共振、核四級共振等“指紋式”高精度檢測技術,也具有廣闊應用前景。其中,大型集裝箱/車輛檢查系統是核技術在公眾安全領域最成功的應用,已在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博鰲亞洲論壇等多項國際重大活動的安保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融合了雙能材料識別技術和螺旋CT掃描技術等尖端科技的CT型行李/物品檢查系統,可用于探測固體及液體爆炸物、檢疫性違禁品等,并實現自動報警,具有更高的檢出率和更低的誤報率。
在北京奧運會上,護航奧運的“核警察”起到了保衛奧運安全的重要作用。一天,一名觀眾在工人體育館接受安檢時,X光機和金屬探測安檢門并無異常反應,而他經過隔離欄時,警報驟然響起。在經過緊張檢查后才了解到,這名觀眾幾天前曾服用過放射性藥物碘-131,人體服用放射性藥物幾天后仍能被這個采用核技術的檢測系統測了出來。這套系統馬上贏得了廣大安保人員和相關服務人員的信任,稱它為明察秋毫的“核警察”。
機場、火車站、地鐵等公共場所都有安檢儀的身影。它是借助輸送裝置將被檢品送入X射線檢查通道檢測的設備,用于探測行人、車輛非法攜帶放射性物質,預防核輻射等恐怖活動的發生。低輻射車輛檢查系統,借助高靈敏探測器陣列、傳感器以及自動處理與分析模塊,可實現對各種型號車輛的快速、無損、不開箱檢查。安檢儀的輻射劑量有限,其兩端進出口都有鉛簾可阻擋射線,X射線只起透視作用,不會在透視過的物體上殘留,不用擔心它對物品的輻射影響人體健康。
(中國核技術網 責任編輯:蘇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