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非洲,亞洲,澳大利亞,歐洲和北美的臨床醫生總結了他們各自的醫院和診所為應對COVID-19大流行采取的措施。根據社論作者,德國埃森杜伊斯堡-埃森大學核醫學主席,醫學博士,工商管理碩士Ken Herrmann的說法,診所采取的最常見步驟是對到達的患者進行分類,減少選擇性核醫學研究,改善衛生習慣并建立醫務人員輪崗制度,以及在工作人員被感染時建立后備小組。
據布雷西亞大學和意大利Spedali Civili Brescia大學的核醫學醫師,社論作者Domenico Albano醫學博士說,對于接受基本核醫學手術的患者,偶然發現可能提示COVID-19的體征。Albano及其同事報告了COVID-19患病率高的地區的當地經驗,發現65名無癥狀PET / CT患者中有6名和12名患者中有1名出現間質性肺炎的跡象。7名患者中有5名被確認患有COVID-19;其余兩人沒有立即接受檢測,但接受了隔離和監測。
“我們的觀察結果表明,對于COVID患病率較高的地區,衛生保健人員必須采取衛生措施,盡量減少患者接觸并優化距離,并為常規臨床服務使用防護設備。” “在檢測過程中觀察到潛在的與COVID-19相關的癥狀,應立即將這種發現報告給患者及其轉診醫師,以采取適當的行動,這很重要。”
核醫學界特別關注的是進行氣溶膠的研究。“以前的文獻已經證明氣溶膠從封閉的輸送系統泄漏到房間中的程度很小,這可能會使空氣和氣溶膠的分泌物污染到成像套件中的人員,”醫學博士,MBA,FRCPC的Lionel S.Zuckier指出。 ,紐約蒙特克斯大學的蒙特菲奧雷醫學中心和艾伯特·愛因斯坦醫學院核醫學部門的編輯和負責人。“此外,患者在吸入放射性藥物后經常咳嗽,這可能會使核醫學工作者進一步暴露于霧化的分泌物中。”
在這種情況下,核醫療的檢測研究有可能導致霧化分泌物,從而可能導致COVID-19擴散。Zuckier及其同事建議從肺部掃描中刪除通氣部分,以減少傳播COVID-19的風險。
診所為防止COVID-19傳播采取的其他措施包括限制或取消研究研究,以及在一天結束時安排需要進行必要研究的有癥狀患者(研究后可以進行徹底清潔)。一些診所在感染控制管理和基本緊急情況管理方面開設了進修課程,而另一些診所則強調在這個空前的時期需要善意和考慮。
全世界的核醫學專業人士也對潛在的核反應堆生產限制和國際旅行限制表示關注。全球核醫學和分子影像學會的領導者正在解決這些問題的策略。
JNM主編兼約翰內斯堡大學David Geffen醫學院阿曼森翻譯影像科主任Johannes Czernin博士說:“這是艱難的時期;我們沒有人經歷過像當前的大流行一樣的事情。”“我們感謝世界各地成千上萬的醫療工作者,他們在有個人極大暴露風險時毫不猶豫地去工作。這些無私的人互相幫助和支持;他們是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