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核技術網訊:在冠狀病毒大流行中,核醫學正在發光。國際原子能機構正在向有興趣使用核輔助試驗檢測病毒并追蹤其傳播途徑的國家提供診斷工具和培訓。
毫不奇怪,核醫學將在與新型冠狀病毒的斗爭中發揮關鍵作用。依靠診斷或治療目的使用放射性藥物或放射性藥物(RPs)的核醫學已迅速成為至關重要的醫學領域,也是和平應用原子能的光輝典范。
典型的核醫學檢查包括注入放射性標記的分子作為生物標記,從而可以跟蹤和檢測特定疾病的過程及其隨時間的演變。這樣做對于診斷和治療各種疾病至關重要,包括癌癥,心臟病,肺部和腎臟疾病以及傳染性疾病-在當前的Covid-19大流行中尤其重要。
發達國家很容易獲得放射性同位素和設備。但是,在新興市場上,情況往往是不同的,在新興市場上,核醫學的進步目前難以應用。
以印度為例。盡管近年來經濟和技術取得了驚人的發展,但該國的核醫學仍遠沒有歐洲發達或優先發展。同時,由于英才中心遍布社會經濟發展極低的地區,因此全國范圍內可用的核醫學差異很大。印度在這方面要迎頭趕上也就不足為奇了。
2018年,該國的無線電醫學基礎設施包括293個核醫學部門,233個伽馬相機,其中70個與CT,222臺PET-CT,3臺PET-MRI和19臺回旋加速器相連,人口為13億。為了清楚地說明這一點,同年法國統計了 215個核醫學科室,458個伽瑪照相機,其中118個是CT和49個固態,160個PET-CT和3個PET-MRI,人口為6600萬。
假設印度和法國的常規公共衛生問題相似,則當局至少需要提供9000 SPECT和3150 PET-CT攝像機,才能達到與法國人口相同的標準。
印度的核醫學產業如何?
但是,印度面臨的挑戰是核醫學發展的巨大機遇,即使它只能大規模地執行最基本的檢查。需要更多的設備,但不能過分強調RP的特殊重要性:沒有它們,首先不可能進行深遠的檢查,因此生產RP所需的放射性核素必須足夠。
因此,應優先考慮購買Mo-99 / Tc-99m發生器和回旋加速器以產生發射正電子的氟。鑒于需要培訓足夠的成像技術人員和核醫生進行檢查和解釋檢查,以及放射藥劑師制造RP,因此這也對就業產生積極的連鎖影響。從人員和后勤角度以及財務角度來看,挑戰都是巨大的。盡管乍看之下這些技術似乎很昂貴,但是由于它們允許的護理優化,它們最終節省了大量資金,因此在許多醫學和經濟分析中都產生了非常有利的成本效益比。
從政策的角度來看,新德里有兩個實現快速進步的主要選擇。政策制定者需要確定是否可以創建一個醫療行業的本地產業,例如在已建立的具有全球專業知識的全球公司的技術許可下工作;或者有針對性的進口政策可以更快,更低成本地顯示結果。
在建立用于生產放射性核素的國家工業實驗室的同時,后者提供了特殊的優勢。可以從許多經驗豐富的外部供應商那里獲取一系列高科技設備的清單,從生產Tc-99m發生器到鉬生產,再到在核反應堆中通過輻照生產相同的鉬,以及伽馬相機。在該領域,例如俄羅斯的Rosatom或德國的西門子等。同樣,印度的回旋加速器生產目前仍然不可行,而且存在很大的障礙,應盡快克服這一障礙。
所有這些意味著,暫時無法在國內生產它們,印度需要進口前體和RT-核素以及生產所需的技術。但最終,印度別無選擇,只能自行生產放射性藥物:如核能局指出,“由于意外關閉和延長維護周期,過去十年來向醫療保健提供者供應Mo-99 / Tc-99m常常不可靠在一些生產Mo-99的設施中,其中許多都是相對較舊的。”
加上這些同位素的短暫半衰期(幾個小時),很明顯印度這樣一個國家的大小不能使其自身僅依靠其他國家來獲得這些重要資源,并且需要擁有本地生產來源以確保供應安全。
全球機會
展望未來幾年,如果嚴格執行發展該領域的政策,印度很可能會成為核醫學領域的全球領導者。毫無疑問,所需的后勤,經濟和人力方面的努力將導致該國已經有世界一流的科學家進行前沿研究的國家對研究的投資激增。
印度將從中受益匪淺,但最終的贏家將是全球公眾。畢竟,核醫學代表的檢查范圍相對較小,開發成本昂貴,并且除非在全球范圍內應用,否則它就不能繼續顯著發展。這是全球化顯示出最大希望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