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做好大科學裝置等高精尖新裝置監督工作,生態環境部華東核與輻射安全監督站(以下簡稱華東監督站)積極開展前瞻性監管策略研究,推行關口前移“監督+幫扶”模式,定期對轄區內重點核技術利用項目進度開展調度跟蹤,進行全過程、全方位監督幫扶,以高水平安全助力華東地區核技術新質生產力高質量發展。
安徽合肥緊湊型聚變能實驗裝置(BEST)是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EAST)的后續項目,將在EAST裝置的基礎上,利用高性能超導磁體、高功率中性束加熱、氘氚(DT)聚變燃料等新技術,率先開展燃燒等離子體前沿物理研究,并有望率先建成世界首個緊湊型聚變能實驗裝置。面對新技術、新裝備給監督工作帶來的新挑戰,華東監督站依托專業化監督團隊,結合核聚變國際最新研究進展和監管策略方針,開展監管策略和技術研究;多次赴BEST園區實地察看項目建設進度,與項目相關單位對施工工藝、關鍵技術、潛在輻射安全風險進行深入交流研討,形成專項調研報告;積極組織召開項目推進協調會,部署幫扶監督工作,確保項目安全有序建設。
上海科技大學硬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裝置(SHINE)是為物理、化學、生命科學、材料科學、能源科學等多學科提供高分辨成像、超快過程探索、先進結構解析等尖端研究手段的大科學裝置。此項目建設規模大,建設周期長,工藝參數復雜,需要分節點進行研發調試,因此采取分階段(計劃分為六個階段)申領輻射安全許可證的方式。
基于這種特殊情況,華東監督站積極開展論證研究,梳理各階段可能產生的相互影響,識別各階段輻射安全風險,針對風險點開展現場監督檢查,督促建設單位做好各階段輻射安全工作的管理和銜接,確保輻射安全整體可控;聯合上海市各級生態環境部門上門開展幫扶,協助解決在輻射安全許可證申領方面遇到的困惑和困難,提高許可申請效率、節省行政成本。目前,此項目已順利取得一、二階段的輻射安全許可,目前正開展第三階段的輻射安全許可申請工作。
面對當前核技術利用發展新形勢、新特點,華東監督站將持續主動謀劃作為,牢牢把握行業發展趨勢,不斷提升監督執法能力,強化幫扶意識,持續推動華東地區新質生產力高質量發展,有效助力科技強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