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核聚變工業協會FIA發布報告對當前和未來核聚變行業勞動力情況進行了深入分析和預測,并對核聚變行業、政府和學術界如何規劃和支持勞動力就業提出了建議。
一、統計數據
根據聚變公司報告的數據,行業員工數量從2021年23家公司的近1,100人增加到了2024年43家公司的4,100多人(該數據可能顯著低估,因為并非所有核聚變公司都提供了數據)。供應鏈支出也有大幅增長,從2022年的4.85億美元增長到2023年的6.12億美元,預計2024年還將增長21%。聚變公司預計,目前供應鏈支持的就業崗位約為5,900個,隨著技術的進步該數字將進一步增長。
二、勞動力技能和需求方向
當前,核聚變行業正在迅速增長,累計吸引了超過70億美元的投資,89%的核聚變公司相信到2035年核聚變電廠將向電網供電,雖然許多人認為核聚變技能需求主要來自物理學,但實際上行業需求正在迅速超出這個小眾領域,隨著概念驗證的完成,對工程師、制造商、安裝人員等的需求將大幅增加。
這是因為大多數核聚變公司依賴供應商提供零件,如先進激光器的二極管、強力磁鐵的超導線,以及電力電子設備和真空室等專業組件,這些離不開能夠大規模生產零件、組裝和安裝核聚變機器的熟練人員。
而且隨著商業核聚變機器的部署,聚變公司還需要分包商來建造和組裝他們的設計,以便能夠滿足全球對可靠清潔能源推出后產生的巨大需求,這樣的需求將遠超他們自己的生產能力。
除此之外,公司還需要能夠建造或改造聚變發電站的工作人員(因為在初級階段,聚變發電廠可能是由在占地面積和輸出方式上類似于當前燃氣發電站的工廠改造而來)。數字工程和人工智能的勞動力需求也會有所增長,以便設計和優化核聚變機器,同時還需要一些提供基礎服務的勞動力,如法律服務、規劃申請顧問、人力資源、金融服務等等。
三、勞動力發展建議
1、制定勞動力戰略計劃: 政府向教育機構提供補助金以建立行業教育和培訓專門計劃,包含實習、獎學金和學徒制等內容;政府向直接參與核聚變能源部門的企業提供補助金,以覆蓋實習生培訓工資和相關成本;大學制定新的課程、特定培訓計劃以及建設為聚變行業量身定制的勞動力加速器;建立聚變公司、供應鏈、大學和其他相關對象的學術合作伙伴關系,以共同開發未來勞動力課程和培訓,并確保在機器學習、人工智能、核工程和項目管理等領域都考慮到了核聚變的需求;由核聚變供應鏈制定勞動力發展計劃,以滿足對精密工程等專業技能日益增長的需求。
2、建立監管框架和激勵措施: 政府為核聚變能源創建明確和具體的監管框架,并將其與核裂變區分開來,降低行業長期投資的風險;確保核聚變能源獲得與其他清潔能源技術相同的財政激勵,以刺激增長和投資。
3、加強公私合作伙伴關系: 結合公共部門的經驗和私營部門的效率實現成本降低,并分擔風險和回報,加快商業化努力。
4、建立在線資源中心和技能指南: 由政府開發一個在線資源中心,提供核聚變能源的能力模型、職業規劃和技能評估工具并定期維護更新。
5、支持研發計劃: 政府為研發計劃提供強有力的資金支持,包括大學研究計劃、國家實驗室和私營部門創新的補助金和投資。
6、促進國際合作: 政府積極參與國際努力,制定行業標準并共享專業知識;建立專業技術論壇,允許專業參與者進行國際合作,鼓勵知識共享。
7、針對多樣化和流離失所工人提供特定支持: 由政府增加對少數族裔服務機構的宣傳,并為失業和流離失所的工人提供特定支持,例如那些離開化石燃料行業的工人,以使他們能夠過渡到核聚變能源角色。
下載獲取完整的政策報告《Fusion Workforce Report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