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3月29日,隨著蘇聯和歐洲第一座用于乏核燃料(SNF)再生的放射化工廠——RT-1工廠的啟動,五號車間舉行了一次集會,標志著該工廠的誕生。近日,在經歷了一年多的大規模檢修后,RT-1工廠的首條工藝線(TVEL-1再生)再次投入運行,并成功完成了首次乏核燃料后處理作業。
早在今年4月初,五號車間的第一條工藝線就將乏燃料溶液首次送往二號車間進行后續處理。此次檢修中,五號車間被稱為“廠中廠”,四臺主要工藝設備被一次性更換,這些新設備由儀器和機械廠工程產品生產車間的專家用最現代的材料制成,并參與了乏核燃料后處理過程。
整個檢修過程不僅對于放射化工廠來說是一項重大任務,對于整個馬雅克PA地區也具有重要意義。從設備的化學清洗到開始生產,整個檢修過程經歷了許多復雜的階段,包括技術、設計和維修文件的準備,更換截止閥,技術清潔,技術峽谷凈化,大量安裝和拆除腳手架,管道、截止閥和設備的拆除,舊設備的拆除和處置,新管道、截止閥和設備的安裝,以及調試工程等。
此次檢修工作涉及多個部門的專家,包括放射化學生產操作人員、五號車間維修人員及工程人員、總機械師、總儀表操作員、核與輻射安全等部門的專家、放射化工廠的職業安全小組,以及儀表機械廠大修車間和工程產品生產車間的員工。他們展示了深厚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并運用豐富的經驗,確保了檢修工作的順利進行。
德米特里·帕托卡強調:“在歷時一年多的整個改造過程中,合格人員反復展示了深厚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這也是年輕一代獲得寶貴經驗的絕佳機會。這種規模的重大維修很少進行,大約每15-20年一次。另一個困難是這項工作是在不同的技術峽谷進行的,與此同時,大量來自各軍種的人員也參與其中。”
在檢修過程中,主要維修工作由馬克西姆·別列佐夫斯基領導的首席機械部門完成,輻射控制則由謝爾蓋·舍斯塔科夫領導的輻射安全部門負責。所有行動都必須實時組織和協調,所有人員之間的互動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這些功能由溶出裝置工藝工程師Vladislav Negruta完美執行。
俄羅斯RT-1工廠是一座位于俄羅斯的后處理廠, 其主要功能是對乏燃料進行后處理,這是核燃料循環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旨在回收和再利用核燃料中的有價值成分,如鈾和钚。自1956年開始運行,最初的任務是從軍用反應堆制造武器級钚。隨著時間的推移,該廠的功能得到了擴展,現在能夠處理來自多種反應堆類型的乏燃料,包括VVER-440反應堆、BN-30反應堆、BN-600反應堆,以及安裝在核動力潛艇和破冰船上的反應堆的乏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