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法國法國原子能和可替代能源委員會(CEA)分拆成立的法國Otrera公司已完成首輪融資,從工業和金融投資者處獲得250萬歐元(約1900萬人民幣)投資用于鈉冷快堆的開發。
此次融資得到了Exergon、Invest For The Future(IFTF)、CEA Investment、REAL International、ADF集團、EKIUM-SNEF集團、Capitole Axis、NGE和Fortil集團的支持。
Otrera創始人兼總裁Frederic Varaine指出,“我們很自豪能夠說服一批實業家,他們也是我們供應鏈的先驅。這一雄心植根于我們的基因中,將積極參與項目的合作伙伴聚集在一起,共同為未來的核能打造創新和可持續的解決方案。”。
此次的第一輪融資標志著Otrera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使其能夠加快鈉冷快堆設計的開發。Otrera表示,目前正計劃在2025年進行第二輪籌資,以支持該項目的下一步工作。
Otrera表示,該公司正在開發一種融合了技術進步的納冷快堆(SFR)。其中包括乏燃料組件的回收利用、擴大運營自主性、提高安全性和經濟性。該反應堆的設計可降低建造和運營成本,輸出功率為110 MWe或185 MWt。
設計還納入了基本的安全和安保準則。加固的安全殼屏障、非能動冷卻系統和固有安全功能整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核事故的風險,同時確保最大限度地保護環境和居民。
Otrera表示,這項技術是法國50年研發的成果,最近Astrid項目的工作又加強了這一成果。然而,法國有著快堆項目失敗的歷史。2019年被CEA取消的Astrid項目,本應是法國三個均已退役實驗快堆Rapsodie、Phénix和Superphénix的后繼者。40 MWt的Rapsodie反應堆從1967年開始運行,直到1983年永久關閉。233 MWe(590 MWt)的Phénix是一個原型快中子增殖反應堆,從1973年運行到2009年。
1242 MWe的Superphénix旨在對傳統核反應堆的核燃料進行后處理,同時還能自行發電。該項目于1974年開工建設,但由于成本超支、工期延誤和公眾抗議,直到1986年才并網。1996年,該反應堆因維修而停機,在關閉期間又面臨法院的質疑,導致無法重新啟動,最終被永久關閉。
目前只有兩個工業級快堆在運行,即俄羅斯Beloyarsk核電站的BN-600和BN-800。包括中國和印度在內的其他幾個國家擁有運行中的快堆反應堆實驗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