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30日,成都理工大學和《核電子學與探測技術》期刊共同發起的“先進核探測技術與儀器”聯合學術論壇在九教國際學術報告廳舉行。成都理工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曾國強出席論壇并作學術報告,中核集團部分在川單位領導出席論壇,多家高校和研究院所專家學者、論壇征文活動獲獎者代表以及成都理工大學核技術與自動化工程學院全體師生參加本次論壇。
論壇現場
開幕式上,曾國強代表學校對出席論壇的各位領導、特邀嘉賓和專家學者表示熱烈歡迎,對參會高校、科研院所與相關企業給予我校核科學與技術學科發展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謝。在介紹學校基本情況的同時,曾國強強調,在當前國家大力發展核技術產業的大背景下,相關校企要深化合作交流,加快科教融合、產教融合,充分發揮高校科技創新主力軍和人才培養主陣地作用,持續強化企業在科技成果轉化中的主體作用,共同推動我國核探測技術和核技術產業高質量發展。
中核(北京)核儀器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王梓然代表聯合承辦單位致辭,對中核集團部分在川單位領導和與會專家學者表達了感謝和歡迎,他介紹了《核電子學與探測技術》期刊的發展歷程,回顧了發展過程中成都理工大學給予的支持,并對中核儀器&成都理工大學聯合實驗室持續的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提出了殷切期望。
隨后,在與會專家、領導的共同見證下,進行了中核儀器&成都理工大學聯合實驗室科研產品發布、論壇征文活動優秀論文頒獎。征文活動通過對投稿論文評選,最終有15篇學術論文獲評優秀論文,其中一等獎2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5名,優秀獎5名。
大會報告環節,論壇特邀清華大學楊祎罡教授作了題為《中子的產生、探測與測量》的報告;特邀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趙承心研究員作了題為《從傳感器到像素探測器:原理、應用與未來》的報告;曾國強教授作了題為《射線探測技術及國產化研究》的報告。大會特邀報告介紹了核探測與儀器領域相關的研究綜述和課題進展,闡述了各團隊最新前沿研究和發展方向,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為廣大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提供了重要參考。大會報告議題豐富,主題鮮明,內容精彩紛呈,引起了與會者的熱烈討論。
下午的優秀論文報告環節在分會場舉行,十余位優秀論文作者精彩紛呈的口頭報告交流,展示了各自研究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碰撞出了思維的火花,探尋和研討了技術細節與可能的合作。
此次論壇內容充實,環節豐富,氣氛熱烈,為我校師生提供了一場前沿學科領域技術創新與應用的視聽盛宴,加強了核探測與儀器領域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之間互動與交流,為行業產學研的深度融合發展提供了契機與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