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醫學會第二十六次全國放射學學術大會(CCR 2019)正式在北京舉辦,今年GE醫療以“精準影像 智領健康中國”為主題參加本次盛會。我們的展臺也如期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1層E1展館的A02展位亮相,在大會期間,GE醫療將圍繞精準影像開辦和參與多場學術論壇及專題會,與行業專家、客戶共同探討醫療影像和精益流程管理方面的發展趨勢,將數字化、智能化更好的用于影像水平和臨床產出的提升。而與此同時,GE醫療在CCR現場的重頭戲當屬隆重發布了搭載Edison平臺的全新一代64排128層數字化CT系統—— Revolution Maxima。
這款集結了GE全球研發資源、由GE醫療中國制造生產的64排CT新品,搭載了“數字化天眼視覺認知系統”、“數字化自由心平臺”和“數字化高清診斷平臺”三大核心技術,具備更高級別的AI深度學習和大數據分析能力,極大精簡操作流程,并提升智能化操作水平,提升臨床檢查效率、門診流通量和診斷精準度,有效幫助臨床應對患者擺位、掃描和診斷流程中的各類挑戰。
作為目前臨床診療路徑中的重要的醫學影像診斷手段之一,CT在我國臨床應用已非常廣泛,但當前我國各級醫療機構的CT掃描操作中普遍存在兩大問題:其一,掃描流程復雜耗時。調研顯示,技師在日常操作過程中接近30%的時間被用于定位擺位,且步驟繁瑣,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其二,操作人員水平不一,尤其是部分基層醫師常因定位不準而造成掃描數據不準確,乃至需要重復掃描,對于基層技師的操作與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因而如何有效簡化工作流程,降低人員成本,成為推進CT檢查標準化的關鍵一步。
GE醫療中國CT產品部總經理黃毅表示:“自2004年推出業界首臺64排CT Lightspeed VCT以來,GE醫療以不斷快速迭代的CT技術創新,持續引領64排CT的發展,推動高心率下冠脈掃描的臨床化應用。基于多年來積累的技術積淀和行業經驗,此次推出的第四代64排CT,將人工智能、大數據、云平臺與CT相結合,讓設備具備認知和行為能力,有效分流繁瑣的機械操作,將臨床醫生的精力釋放出來更多專注于診斷決策等更重要的環節,有效提升操作流程的標準化和規范化,助力推進分級診療。”
數字化天眼系統
一鍵定位,智能操作
作為CT Maxima的核心技術之一,“數字化天眼系統”是基于深度學習的自動化定位技術,通過3D傳感器識別人體八大定位點,并形成三維圖像,自動定位掃描部位的中心位置,實現真正的一鍵精準定位和零接觸進床的自動化掃描。相較于傳統掃描流程中放置患者、打開激光定位、手動調節掃描位置等多個繁瑣步驟,在天眼系統的幫助下,僅需三步即可完成整個CT掃描前的操作。同時,只需配備一位技師,即可完成全部掃描工作,提升工作效率,降低醫院的人員投入和運營成本。
臨床對比結果顯示,采用天眼系統輔助CT掃描,單個病人可節省30%的掃描時間,同時大幅度減少手工操作帶來的誤差,避免以往由于擺位不準而造成的重復掃描。中華醫學會影像技術分會主任委員付海鴻教授考察該技術時曾評價道:“這種智能型的定位技術對于推進CT掃描操作的標準化和規范化極具意義!” 來自法國南錫的SOLIME影像中心是Revolution Maxima的全球首個裝機用戶,他們的CT技師在總結設備使用心得時講到:使用“數字化天眼”技術進行一鍵定位后,整體檢查效率提升了27%。同時,Maxima自身帶有的觸控液晶屏,可以在檢查者身邊進行掃描流程設置的工作,而不是像傳統CT掃描時,讓檢查者獨自留在設備上等待,醫生和技師都回到操作間,對患者來講,這些細節的改變是極大的檢查體驗上的改善,能夠緩解檢查者的緊張情緒。
數字化高清影像鏈
極速流程,把握“黃金救治時間”
CT Maxima采用了GE在CT技術方面經典傳承的Revolution ASiR-V平臺,對數據采樣、原始數據重建及圖像數據重建等技術進行了革新設計,將射線劑量降低82%的同時,進一步提高了成像質量,為肺癌篩查、骨科檢查等提供數字化解決方案。此外,采用人工智能輔助后處理流程,自動識別、測量、提取病灶,為臨床醫生提供一站式診 斷決策解決方案。
更值得一提的是,CT Maxima還搭載了數字化冠脈運動追蹤凍結平臺,29ms的心臟時間分辨率,解決冠脈運動中的偽影問題,實現更為快速、精準的自由心率下胸痛三聯檢查,是急診胸痛患者的快速診斷鑒別的有力工具。另外,10秒內完成全身大范圍掃描以及主控臺一鍵退床功能,可在第一時間輔助影像科診斷,為胸痛和卒中患者贏取更多黃金救治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