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稱,在三種主要的長期設想下,核能的份額可能保持在接近10%的水平。
核能是七種清潔能源技術之一,這些技術是實現負擔得起和安全過渡的關鍵,但克服部署障礙,包括網絡基礎設施,應是全世界的優先事項。
這七種技術--核能、太陽能光電、風能、電動車、熱泵、氫和碳捕獲--合在一起,可在2050年前減少四分之三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時輔之以其他可再生能源,如生物能源、地熱和能源效率。
根據國際能源機構的說法 最新世界能源展望 10月16日公布,在三種主要長期設想下,核能的份額可能保持在接近10%。
總部位于巴黎的政府間能源監督機構國際能源機構表示,這份報告的背景是中東地區的風險不斷上升,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爭,以及全球地緣政治緊張加劇。它探討了決策者在進行清潔能源過渡過程中面臨的一系列能源安全問題。
報告說:"區域沖突和地緣政治緊張正在凸顯當今全球能源體系的重大弱點,表明需要采取更強有力的政策和加大投資力度,以加快和擴大向更清潔和更安全的技術過渡。
報告說,在2023年,全球能源危機的一些直接影響開始消退,但進一步破壞的風險現在"非常高"。
國際能源機構執行董事法蒂赫比洛爾(FafhBirool)表示,該報告證實了其預測,即隨著氣候政策的生效,全球化石燃料消費將在2030年前達到頂峰,并將永久下降。但國際能源機構補充稱,對化石燃料項目的持續投資將導致石油和天然氣市場價格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