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DARPA的合作是這家核聚變公司探索其十年來在高溫超導磁體研究上的商業化途徑之一,該公司認為這些磁體能夠革新從公共交通到醫學成像等多個領域。
“我們致力于開啟高溫超導技術的新時代,”TE Magnetics的總監利亞姆·布倫南說道,他宣布Tokamak Energy將在下周正式開展業務。“我們的目標是將這些磁體技術轉化為實際的產品,并將其應用于實際的工業和醫療領域。”
托卡馬克能源公司自2009年從英國原子能管理局獨立出來后,專注于核聚變技術。這家位于牛津郡的企業正與全球約40家公司競爭,力圖成為首家開發出能夠通過聚變氫同位素生產商業化清潔能源的發電廠。
科學家們數十年來一直在探索模仿太陽的能量反應,這種無碳過程不會制造長期存在的放射性廢物,所需的同位素資源充足,且理論上,僅需一小杯燃料就能為家庭供電數百年。
盡管經過了60年的研究,目前還沒有團隊能夠完善這項技術,核聚變發電廠的實現仍然充滿不確定性。
核聚變技術中最常見的方法是使用磁體在托卡馬克裝置中懸浮兩種同位素(通常是氘和氚)的等離子體,然后將這些同位素加熱至太陽中心溫度的10倍以上,促使原子核發生聚變,釋放出氦氣和能量。
早期的實驗性托卡馬克裝置,如1983年投入運行的牛津郡JET,使用的是銅制磁體。而較新的設施,例如2006年首次產生等離子體的中國EAST,已經開始使用低溫超導磁體。
托卡馬克能源公司將利用其特別設計的高溫超導(HTS)磁體,這些磁體采用創新的帶材纏繞技術,能在比低溫超導(LTS)磁體更高的溫度下產生更強的磁場。這種銅包覆的帶材中,含有一層超導材料——稀土鋇銅氧化物,其厚度僅相當于人類頭發的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