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數的一個重要性質是,當一個核子的質子數或中子數等于一個幻數時,它的最外層的核子就會填滿一個完整的能級。這就像電子在原子中的情況一樣,當電子填滿一個殼層時,原子就會變得更穩定。這種情況下,我們說這個核子是閉殼層的。閉殼層的核子比其他核子更難被分裂或衰變,因為它們的結合能更高,需要更多的能量才能打破它們。
幻數的另一個重要性質是,當一個核子的質子數和中子數都等于一個幻數時,它就會變得更加穩定,甚至可以超越其他核子的穩定性。這種情況下,我們說這個核子是雙幻數的。雙幻數的核子是一些最穩定的核子,它們的壽命可以達到幾十億年,甚至永遠不衰變。例如,鉛-208(82個質子和126個中子)就是一個雙幻數的核子,它是所有核子中最重的穩定核子。
新發現的同位素
幻數的理論是基于一個簡單的假設,即核子在原子核中的運動可以用一個球形的勢阱來描述。這個勢阱的形狀和大小取決于核子的總數。然而,這個假設并不總是成立的。有些核子的形狀并不是球形的,而是橢球形的,或者有些其他的變形。這些變形會影響核子的能級和穩定性,導致一些新的幻數的出現,或者一些舊的幻數的消失。這些現象在核子的兩個極端,即富中子和富質子的情況下,尤為明顯。
最近,在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強流重離子加速器上,成功地合成了兩種新的富質子核子,即鋨-160(76個質子和84個中子)和鎢-156(74個質子和82個中子)。這兩種核子都是通過將鎘-106和鎳-58的原子核碰撞在一起,然后剝離掉四個中子的方式產生的。這個過程非常復雜,因為它需要精確地控制碰撞的能量和角度,以及有效地分辨和檢測產生的核子。
鋨-160和鎢-156的發現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們揭示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即N=82的幻數在富質子核子中變得更強。N=82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幻數,它對應于中子的第六個能級的填滿。在中子數接近或等于82的核子中,這個能級會形成一個很大的能隙,使得核子的結合能顯著增加,從而增強了核子的穩定性。然而,當我們繼續增加質子數,減少中子數的時候,N=82的幻數會不會保持呢?根據簡單的球形勢阱模型,我們預期這個幻數會逐漸減弱,甚至消失,因為核子的形狀會發生變化,導致能級的重新排列。
然而,物理學家發現的結果卻與這個預期相反。他們測量了鋨-160的α衰變,即它會放出一個氦-4的核子,變成鎢-156。
他們發現,鋨-160的α衰變能量為7080 (26) keV,而它的半衰期為201+58 −37 μs。這兩個數據都比預期的要大,說明鋨-160比預期的要穩定。同樣,他們發現鎢-156是一個β+衰變,即它會放出一個正電子,變成鉭-156。他們發現,鎢-156的半衰期為291+86 −61 ms,也比預期的要大,說明鎢-156也比預期的要穩定。
為了解釋這些結果,他們引入了一個參數,叫做α衰變的約化寬度(δ2)。這個參數可以衡量α衰變的概率,它與核子的結合能和形狀有關。他們發現,對于N=84的同中子數核子,從錫(Z=50)到鋨(Z=76),這個參數隨著原子序數的增加而減小。這意味著,隨著質子數的增加,N=82的能隙變得更大,N=82的幻數變得更強。這與理論模型的預測相一致,這些模型考慮了核子的變形和相互作用的細節。這些模型也預測,如果我們繼續增加質子數,直到Z=82,也就是鉛,我們可能會發現一個新的雙幻數核子,即鉛-164(82個質子和82個中子)。這個核子的存在還沒有被實驗證實,但它可能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研究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