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核技術網訊: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第63屆大會近日在奧地利維也納舉行。國際原子能機構是核領域最重要的政府間國際組織,肩負促進核能和平利用和防止核武器擴散雙重使命。一年一度的國際原子能機構大會是這一機構最重要的會議。
本屆大會為期5天,主要就核能發展、核技術應用、核安全、核安保、技術合作、核不擴散等議題進行討論。來自機構成員國和有關國際組織近3000名代表出席大會。本版特整理刊發會議相關報道,以饗讀者。
介紹中國核能發展等情況,促進全面合作
中國國家原子能機構副主任張建華率團出席大會并在會上介紹了中國核能發展及核安全、核安保工作。
張建華在大會一般性辯論發言中說,中國核能事業繼續保持快速發展勢頭,目前共有47臺核電機組投入運行,另外11臺在建,自主研發的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國內外項目、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示范工程建設進展順利,核技術應用產業規模也不斷壯大。
張建華強調,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核安全、核安保工作。在推進核能可持續發展過程中保持了良好的核安全、核安保記錄。2019年9月首次發布《中國的核安全》白皮書,全面闡述了中國核安全的基本原則和政策主張。張建華呼吁各成員國堅持合作共贏原則,共同建設核事業人類命運共同體。他表示,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將積極支持國際原子能機構在推進核技術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加強核安全與核安保、防止核武器擴散,以及秉持對話和磋商、妥善解決熱點核問題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大會期間,生態環境部副部長、國家核安全局局長劉華與國際原子能機構副總干事胡安·卡洛斯·倫蒂霍共同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核安全局與國際原子能機構之間有關核與輻射安全領域合作的實際安排》。雙方將在核與輻射安全領域開展技術交流、聯合研發、培訓以及公眾宣傳,分享核與輻射安全監管經驗與知識,借鑒國際先進經驗,介紹核與輻射安全領域的最新實踐與成就。本次簽署的實際安排將促進中國與國際原子能機構在核與輻射安全領域的全面合作。
中國核技術應用產業首次亮相IAEA機構大會
在大會召開期間,國際原子能機構代理總干事費盧塔專程來到中國展臺,詳細了解中國核技術應用在工業、農業、醫學、安保等領域的成果和最新進展。
核能不僅可以提供清潔電力,還可以在安全、環境保護、工業、醫療健康、農業等諸多領域造福于民。在中國展臺,費盧塔詳細了解了我國成功開展加納、尼日利亞等國微堆低濃化項目,形成“加納模式”,贏得國際社會好評等情況。他表示,中國積極履行核大國職責,在確保防止國際核擴散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希望中國發揮更大作用,與國際原子能機構一同探索核能多元化利用,更好地為全球公眾謀取更大福祉。
據了解,核技術與群眾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近年來,我國核技術應用已在輻照加工、核醫學、公共安全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產業規模。本次大會上,受國家原子能機構委托,中核集團通過展覽、多媒體互動等多種形式,介紹了近十年間中國大陸核技術應用產業的發展,重點展示核技術應用在多個領域給我國民生帶來的巨大改變,同時展望了核技術應用產業的美好前景。
濃郁的中國風、多媒體式的互動體驗、豐富的展示內容,吸引了來自全球各地參會代表與專家的目光。展覽期間,大家在參會之余紛紛走進中國展臺,與我國專家一同進行交流,并對新中國成立70周年送上祝福。
(中國核技術網 責任編輯:蘇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