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田間到餐桌:實現零饑餓的核技術
糧食不安全-缺乏經常獲得營養和充足食物的機會-影響全世界約20億人,特別是中低收入國家的人。同時,氣候變化繼續威脅全球糧食供應,給農村生計造成了損失,并導致糧食和農業生物多樣性迅速喪失。
今天,在世界糧食日,國際原子能機構與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糧農組織)合作,分享了一些例子,說明核科學如何幫助消除糧食不安全和氣候變化的影響,同時使食物更易獲得和獲得利用。負擔得起的。
保護動物并提高生產力
健康,生產性動物對于一個國家的畜牧業和糧食安全至關重要。核和核衍生技術可以幫助提高牲畜的生產率,保護動物免受疾病侵害。
去年非洲豬瘟(ASF)蔓延到越南(豬肉在該國占國內肉類總消費量的四分之三左右)時,采用核衍生技術對動物疾病進行快速診斷有助于控制該疾病的傳播。在加納,快速的核衍生診斷技術幫助當地科學家控制了該地區ASF和禽流感的傳播。
通過核技術,科學家可以篩選和選擇生產率最高的動物進行育種,以增加諸如牛奶和羊毛之類的動物產品的供應。
健康的農作物,健康的人
為了確保可獲得和獲得食物,農作物必須能夠在日益極端的天氣條件下生長,并受到保護,免受疾病等各種威脅。核技術和相關技術可用于開發更具抗病性和耐受惡劣氣候的農作物,例如針對非洲農民的新高粱品種。它們還可用于開發營養豐富的農作物,以解決影響塞拉利昂等國家大部分人口的長期微量營養素缺乏癥。
在某些國家,核科學幫助農民優化水,土壤和肥料的使用,以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并節省資源。在毛里塔尼亞,使用滴灌系統的主要成果是增加作物多樣性和提高單產,從而在適當的時候為作物提供適量的水和肥料。
保持食品安全和新鮮
雖然高產的農作物可能意味著更多的糧食,但在每一步都需要確保糧食的安全,以確保其可得性和可負擔性。在像阿根廷這樣的國家,基于核的不育昆蟲技術(SIT)已成功用于控制破壞性的果蠅害蟲,這種害蟲破壞了桃子和李子等核果。摩洛哥的科學家一直在利用昆蟲不育技術來制止地中海果蠅,現在正在擴大其使用范圍,以保護整個國家的柑桔生產,特別是在阿加迪爾地區。
拉丁美洲國家使用相同的技術開始與國際原子能機構及其合作伙伴合作,以防止將新世界螺蟲重新引入中美洲和北美洲,這會影響畜牧生產并威脅人類健康。在塞內加爾,使用昆蟲不育技術抑制采血采采蠅的活動有助于恢復牲畜繁殖并提高牛奶和肉類產量。
雖然昆蟲不育技術可以幫助防止有害生物損害作物和牲畜健康,但食品輻照也可以用來防止昆蟲通過出口傳播。還使用輻照來最大程度地減少食源性疾病的風險,并使食物的新鮮時間更長。古巴最近恢復了其食品輻照服務,以保護其水果供應并幫助加強食品安全。
為了確保食品安全,哥斯達黎加 等國家正在使用核技術分析牛肉和豬肉等食品樣本,以檢測污染物,例如農藥,重金屬和獸藥殘留。這有助于確保其食品安全食用,并符合市場標準以保持競爭力。
推薦閱讀
荷蘭醫療設備公司Quirem Medical最近開始使用SCK CEN核研究中心的BR2研究反應堆來生產QuiremSpheres,SCK CEN于6月15日表示,QuiremSpheres用于治療肝癌,由裝載鈥-166的小型放射性球體組成。
2021-06-21
為了精準診斷耳部病變,醫生會使用CT設備檢查患者耳朵內的骨結構受損情況。但是,由于耳部一些骨頭結構微小,在影像學診斷中存在“看不清、看不準”的難題,導致一些隱匿疾病無法得到精準診斷。
2021-06-21
手術、化療、放療是腫瘤、癌癥等疾病的常見治療手段。傳統化學治療藥物在殺死腫瘤細胞的同時,也導致了正常細胞和組織的損傷,那么如何降低腫瘤治療藥物副作用,實現腫瘤的精準治療?
2021-06-21
原切與合成調理牛排主要的區別特征是質構,超聲成像技術對質構差異具有敏感性,因此可以通過超聲圖像對其進行區分。對于高光譜成像技術,因為原切與合成調理牛排的表面紋理存在差異,而化學成分上相似,且紋理特征變量數量遠少于光譜變量,因此江蘇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的孫宗保、王天真、鄒小波*等人采用高光譜數據中的圖像信息對原切與合成調理牛排進行鑒別。
2021-06-21
閱讀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