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能機構利用核技術協助成員國加強食品安全
確保食品安全已成為消費者健康、加強糧食安全和促進國際貿易日益關切的問題。原子能機構利用核技術協助成員國進行食品輻照、檢測污染物、核實食品的來源和真偽以及建立國際標準。
確保食品安全和質量對于向發達國家主要貿易區出口食品或者有可能出口食品的發展中國家尤其重要。關于生產安全和有質量保證食品的國際標準、準則和建議是這種國際貿易的先決條件。這又要求具有必要的分析能力,以便在生產過程中和成品食品中檢測和監測食物污染物,如農藥殘留物、獸藥或霉菌毒素,并確保所使用的農用化學品的質量。
原子能機構與糧農組織聯合協助其成員國開發和采用核技術和相關技術,為管理食品安全提供科學的解決方案。它包括食品輻照,但特別強調化學殘留分析和食品真偽,并為世界各地的實驗室官方控制提供有效的分析方法。
國際標準加強全球食品安全
可持續的食品安全網絡對于改進分析和食品管理體系至關重要。這些網絡可以充分利用國家和地區機構在食品貿易日益復雜和全球化的世界以及從“農場到餐桌”的供應鏈往往超越國界的世界的影響。
與食品法典委員會(一個由糧農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于1963年為制定統一的國際食品標準而建立的機構)直接相關,我們的工作支持根據國際準則開發和使用食品輻照。其目的還在于加強使用核技術和相關方法的國際標準,以驗證食品的真偽并測量食品中的農藥含量,如農藥和獸藥殘留。
核相關分析技術的現代應用使用穩定同位素作為定量分析的內部標準,而低水平放射性試劑用于放射性分析以檢測實驗室和現場的食物污染。同位素比率測量還可以探測核質量的細微差異,提供“指紋”技術追溯產品的原產地,并確定它們及其成分是否純正并且和標簽上說明的一樣。
用X射線、電子束或伽馬射線輻照食品,以確保食品安全和質量或植物檢疫安全。這種方法在商業規模調控使用,對控制腐敗、消除細菌等食源性病原體和控制收獲后蟲害很有效。
推薦閱讀
一位中科院研究員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空間站能夠提供長期的微重力以及高輻射和艙外極端環境實驗條件,能夠為開展多學科、系列化的空間研究提供基礎設施。”此外,由于未來的長期太空飛行任務將使人類重返月球,并有望將他們送往火星,科學家們希望盡可能多地了解微重力和輻射對人體的潛在影響,比如太空飛行如何影響人類的心臟、肌肉和眼睛等身體組織和器官。
2021-06-23
武漢大學醫學物理研究團隊在質子治療在線監測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首次在國際上提出三維空間內基于質子誘導聲波信號的劑量重建方法,從而實現質子治療中人體內的實時劑量分布。
2021-06-23
隨著美國開始努力使其核事業的許多組成部分現代化,它需要考慮對現代信息技術的依賴如何導致網絡導致的核威懾失效或核戰爭。拜登政府有機會以前幾屆政府沒有的方式解決整個核企業的網絡風險問題。
2021-06-23
美國Barnes-Jewish醫院Siteman癌癥中心S. Lee Kling質子治療中心宣布升級現有的MEVION S250質子治療系統。Barnes-Jewish醫院于2020年12月與Mevion簽訂購買協議,2021年3月獲得需求批準證書,升級后的質子治療系統計劃于2022年投入使用。
2021-06-22
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種非侵入性的診斷工具,用于檢測和評估大腦疾病、肌肉骨骼損傷、心血管疾病和癌癥。盡管核磁共振成像比其他醫學成像技術有許多優勢,但它速度慢,增加了成本,影響了病人的舒適度,會妨礙圖像質量,并且必須對兒童使用鎮靜劑。
2021-06-22
閱讀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