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東莞研究部主任陳延偉在活動開幕式致辭中表示,除了科研工作,科學傳播和科學普及也一直是大科學裝置的使命之一,希望通過每年的公眾科學日活動,不斷提升公眾,尤其是青少年對科學的關注和興趣。
本次活動以“遇見科學·預見未來”為主題,面向公眾開展一系列科普講座,開放全新的科普展廳、科學家工作的環形加速器中央控制室和靶站譜儀大廳,帶領大家探索微觀世界的奧秘。
科普報告除了有東莞研究部副主任金大鵬帶來的中國散裂中子源的科普揭秘,還邀請了兩個用戶報告——香港城市大學教授儲祥薔帶來了《神奇的中子:從核武器到量子生物學探秘》、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研究員肖蔭果帶來了《用中子敲開微觀世界的門》,帶領公眾一起解鎖“國之重器”的部分研究及應用。此外,活動還結合公眾關注的熱點話題,邀請了高能所核技術應用研究中心的特聘青年研究員王英杰帶來了《從核輻射的傳言說起》,高能所計算中心主任齊法制帶來了《科學數據與高能物理科研活動》。
資訊豐富的科普報告,結合震撼、壯觀的裝置區參觀,加上首次“亮相”的科普展廳,這場生動有趣的科普嘉年華活動獲得了社會公眾的眾多點贊和好評。經統計,活動當天共接待了約3700名社會公眾的線下參觀,線上直播點擊量達到了18.5萬。
活動現場
志愿者合影